编者按: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承办、澳信传媒IT168协办的,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将于5月22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为了深入探讨云计算对IT产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把握云计算的实质内涵及发展趋势,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和IT168联合发起了云计算专家系列访谈,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云计算专家阐释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应用策略以及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深远影响等。上期我们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专家委员主任委员李德毅以及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林润华。
今天是系列访谈的第二期,采访的是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姚宏宇博士,他也是友友新创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接下来还将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等,敬请网友关注。
以下是我们对姚博士访谈的主要内容。
附:姚宏宇博士简历
姚宏宇,198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3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计算机和材料系的硕士及博士学位。自2000年起主要在硅谷从事大规模企业软件和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曾任:
" 高级研究员,美国雅虎研究院(Yahoo! Research Lab),从事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海量数据处理,以及搜索引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资深管理人员及架构师,美国雅虎财经网(Yahoo! Finance, 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金)和雅虎技术工程部(Yahoo! Platform Engineering),负责雅虎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处理平台以及大型数据中心的技术架构和维护及技术团队管理。
" 资深管理人员及架构师, 美国SideStep公司(世界最大的旅游搜索引擎,2007年被美国Kayak公司以2亿美金收购),负责全公司的技术架构和技术团队管理,并参与资本运作。
2007年在北京和硅谷同时创立友友新创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YoYo Systems, Inc.。 现担任两家公司的CEO和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
云计算因互联网而生 本质是虚拟资源池
IT168记者:您从2000年起就在硅谷从事大规模企业软件和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亲历了互联网的起起落落。今天,互联网又开始向WEB.20、云计算这个方向发展,尽管业界存在"云计算"和"云-端计算"的争论。那么在您看来,为什么今天云计算的概念这么火爆?跟十年前相比,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云计算的产生?
姚宏宇博士:云计算在现在火爆起来的根本原因在于互联网的兴起。而在这之前,分布式计算已经被人们提了很久--类似雅虎和谷歌都已经研究了很久。这些是云计算的技术基础。还有一个方面是,互联网近两年不论从速度还是规模上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没有网络就不会有云计算。
还有一个方面是商业模式的保障。这可以从电子商务说起,现在大家已经可以完全放心信任的从网络上购买东西,信任运营商提供的平台。云计算也与之类似,只是出售的是计算资源--按需付费。这和自来水、用电的供应模式一样。
归根到底,互联网的诞生到目前15年的发展促成了云计算的产生。
IT168记者:您此前在美国雅虎研究院担任了多年的研究员和架构师,现在又自己创办了友友新创公司,在您看来,云计算的本质是什么?
姚宏宇博士:云计算的本质来说,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超级虚拟计算机。它分布在网络的各个端,但是使用者通过网络来应用云计算池中的资源,可以动态调配,按照自己的需要量调用相应的资源。
与Sun提出的"网络就是计算机",范围太广,这确实是一个大趋势,我个人也认同。但是,我个人更愿意缩小范围,把云计算看做虚拟机。这样以来更容易理解,产品也容易找准目标点,更容易落地。
云计算是众多概念的融合 早已实际应用
IT168记者:今天云计算涉及到了很多技术,象虚拟化、网格、SOA、SaaS、下一代数据中心等等,几乎所以企业级IT领域都在谈云计算。您能否帮大家梳理一下这些技术、概念之间的关系?
姚宏宇博士: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虚拟化技术和网格技术是云计算平台的一个基础。我理解的云计算概念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分布式的资源进行动态调配,另一方面是对其进行自动管理。网格技术虽然没有最终实现,但是也就是将分布式的资源调配整合起来;虚拟化技术则简便了管理,把所有的东西整合虚拟起来,方便用户运用或者管理。这两个技术是基础。
SOA架构通过这两块将服务提供给用户。SaaS在我看来只是云计算的一种模式,而公用计算也是如此。至于下一代数据中心,实际上就是一个"云",它整合了以上的概念,将他们全部应用起来。在底层技术上来说,这些概念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彼此相关,却不能单独拎出来代表云计算。
IT168记者:业界有观点认为现在对于云计算是谈得多,做得少,雷声大,雨点小,离用户特别是企业级用户的实际应用还很远。那么,在您看来,从一个国内用户的角度来看,他目前能选择的云产品、云服务有哪些?
姚宏宇博士:这可以分为两个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云计算是现有应用,而现在才开始提这个概念。举个例子,Google的搜索引擎,Yahoo的存储,IT168的服务等等,就是云服务。而本次访谈本身就是一种云服务的体现。只是人们没有将这些上升到"云"的概念。
另一方面,由于云计算概念很新,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我个人认为云计算的概念有很多层次,比如互联网层次来说,我们的访谈已经在用。下面的层次比如SaaS,国外已经成熟,我们也开始起步,这也是一种云服务。再往下是公用服务,国内服务比较少,在国外,亚马逊的S3,EC2都用的很成熟。我们国内的阿里巴巴还有一些网络存储商基本都在用这类服务。只是我们现在没有成熟的的模型,来提供相对成熟的服务给用户。
友友沟通云计算的上层服务与底层架构
IT168记者:友友新创希望在云计算时代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用什么样的产品技术去服务什么样的客户?
姚宏宇博士:我刚才提到,光有云,没有服务是不行的。而没有云,服务则无从谈起。现在很多概念谈到PaaS、SaaS等等,从我个人来看这些都属于云计算上层的服务。而底层的云就是支撑以上服务的大型的"虚拟机",我们公司主要就是来做这个底层平台,提供工具和平台让用户建立云服务。
我们主推的产品是云计算中间件,总结前人经验,将一些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抽象出来,做成系统管理工具给用户。我们提供的中间件工具帮助用户很好的改善服务与底层平台间的沟通。目前还很少有公司去完善的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以此为切入点来做云计算的中间件。
IT168记者:友友所提的"云计算中间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和我们平常了解的中间件有什么区别?云计算中间件会用到哪些技术?
姚宏宇博士:中间件实际上是非常广泛的概念。从操作系统到最前端的网页之间的所有部分都可以叫中间件。我们的云计算中间件是比较底层的,前端是很接近类似Web服务的应用,底层则会和操作系统的核心接触。通过这种纵向的切入,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和管理。
这里面会用到我们的数流平台、DataCell、MemLink、GAP平台等。运用这些工具可以大大方便众多计算机的管理、应用以及服务的搭建。
IT168记者:你们提的"网络虚拟机"是一种什么概念,和VMware、微软提的虚拟机有什么区别?
姚宏宇博士:我们建立的网络虚拟机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将网络里的所有资源集成到一起,变成一个云。拿个人电脑作比方,我们的网络虚拟机就像一个主板,让别的零件整合起来,让电脑运转起来发挥作用。
VMware和微软的产品是将一台强大的电脑虚拟成很多电脑来用,而我们是将很多电脑虚拟成一台大型的计算机--云,来提供服务。从长远上看,我们是殊途同归的。
友友为云计算而生 国内云计算的普及在应用
IT168记者:根据您的介绍,友友的产品针对的应该是需要大规模扩展、并行的分布式计算用户,而这类用户往往是银行、电信、航空、大型互联网企业,作为一家2007年新创建的公司,你们的对手是谁?友友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姚宏宇博士:首先来说,中国的企业市场虽然有很多竞争对手,但真正做底层平台的公司很少。除了IBM、Oracle等国际大公司外,很少有本土的公司做这方面内容。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用户很多,很大,因此他们对于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以及重视度方面就难以侧重。而客户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对象,因此我们提供的方案是量身定做的。
另一方面,这些大型企业的软件,很多的底层架构已经确定,但是这是很多年前的老架构。我们的产品是瞄准云计算全部重新编写的,可以更好的适应互联网,这是一些老的架构所无法比拟的高效。
IT168记者:相信在过去两年里,您已经接触了大量的企业用户,他们对于云计算的接受程度如何?
姚宏宇博士:有一部分客户,他们对于云计算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稍微一接触,客户就可以明白云计算的好处和未来的用处,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合作。
而另一些客户,我们就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来教育和培养用户,让他们接受和理解云计算的概念。不过以我在国内的经历,我们国人对于这些的接受还是很快的。
IT168记者:最后请您总结一下,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会遇到哪些挑战?我们怎么去克服这些挑战。
姚宏宇博士:中国市场和西方市场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国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类似云计算和SaaS这种模式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代管,这在国内,大家目前还比较难接受。大家习惯于自己建立数据中心,自己来管理--认为这样更妥当。这也与目前国内的信用建立机制有关系。
除了这一块,还有另一个方面是大家对于云计算本身的认知问题。我们需要很多专家、学者来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有关云计算的技术和概念。例如咱们5月22号的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让人认识到这个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国外的厂商主要是在我们这里推广应用和服务,并不会把技术拿来给我们,所以我们应该趁着现在的机遇加紧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研发。
当然,云计算牵扯很广,包括法律、经济等很多体系。这就是公共云的面临的"规模效应"。我们也不该老是执着于概念,而应该让大家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