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云计算】现如今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发展的风生水起,各色创新技术的涌入,给本就火爆异常的云服务市场又增添了无穷动力。要说这云产业目前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三股势力,一股是像阿里云、腾讯云、Ucloud、青云QingCloud这类的基础公共云(IaaS)服务提供商;一股是基于开源技术OpenStack的私有云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代表企业有有云UnitedStadte、海云捷迅(AWCloud)、EasyStack、99Cloud等;还有一股新兴势力,有人将他们称之为“后容器时代的领军者”,因为他们的创业基础是被业界称之为“容器技术标准的集大成者——Docker”,代表企业包括灵雀云、DaoCloud、时速云和数人科技。
这批基于Docker创业的创新公司,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因其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直指目前开发运维人员的关键痛点,所以备受用户与投资人的关注。近日,就有“灵雀云获A轮千万美金注资”的消息爆出,这无疑给已经燃起火焰的Docker市场添了一把柴。笔者了解到,目前这些Docker云的创业团队,融资状况大部分还处于天使轮也就是PreA阶段,灵雀云此次率先开启下一轮融资计划,并顺利拿到融资,动因是什么?成功因素又有哪些?
微服务应用普遍 容器需求一触即发
2014年10月, CEO左玥与CTO陈恺共同创办了灵雀云,提供被业界称之为“云上之云” 的CaaS(Container as a Service)服务,用户定位在开发者与互联网行业。经过一年的创业期,灵雀云(alauda.cn)无论从产品服务与用户数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越。然而,随着企业级用户对于微服务架构需求的日益旺盛,容器技术越来越多的被用户所熟悉并接受,市场需求井喷在即。
如何更好地应对未来大规模市场需求?如何在未来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左玥与其团队陷入深深思考。唯有提前储备经验与资本,也许才是赢取未来的不二法门。那么,究竟微服务架构与容器技术有怎样的渊源,作为技术专家的左玥,给笔者做了相关介绍。
先来说说什么是微服务架构。据笔者了解,微服务架构的理念实际上与容器理念相同,都不属于新生事物,业内人士都将之前的企业级SOA理念认为是微服务架构的前身。伴随着IT产业十几年间的风云变幻,微服务架构如今在互联网行业已经有着普遍的应用基础。微服务架构理念强调在应用服务(APP Service)的开发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统一开发流程,以多个微服务(Micro-APP Service)为基础开发单元进行开发。这样一来,省去了开发过程中互相牵制的困扰,节省了时间,提升了开发速度。
然而,用左玥的话说,其实微服务的拆分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应对应用服务的快速上线,产品的快速迭代,企业IT不得已采用微服务模式来替代传统的开发流程。凡事有利皆有弊,因为表面上看,微服务拆分提升了开发速度,但同时也意味着带来更多的运维管理成本。“无论在应用部署还是在管理上面,都给运维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当拆分到很细的时候,后端有十几个微服务组成,就需要运维团队管理十几个子服务,无论更新部署,还是性能调优,都与原来统一运维一个服务相比难度提高不是一星半点儿。”
随着容器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实践,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凭借其对云服务的天然适应性,以及能够快速迭代和扩展应用的特点,逐步成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技术首选。尤其是Docker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多语言代码,多环境部署等管理难题,使得运维人员的工作更加轻松。基于这样的背景,CaaS服务提供商就有了机会。
我们知道,目前面向全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全栈工程师”的理念一直被业界推崇,随着云计算的落地,借力云服务的力量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全栈工程师的理想,让企业IT更多的关注业务创新,将繁重的后期运维工作交给云来处理,这是云服务帮助企业转型的第一阶段。
随着IT对于应用更新迭代速度有更高要求的时候,容器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的快速响应启动部署与集装箱特性很好的解决了IT在开发、测试、运维等环节的难题,满足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二阶段需求。
然而,一切都需要时间来适应,毕竟开源架构对于用户来说还尚属新鲜事物,从理解到认可再到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左玥认为,随着用户IT战略的逐步调整,对于创新理念接受程度的逐步加深,未来容器云市场空间将十分巨大,所以灵雀云(alauda.cn)要提前准备,蓄势待发。
“团队+技术”是资本青睐的关键
放眼当下云产业,Docker作为开源技术领域的最成功代表之一,与OpenStack一同乘着云产业的东风,热度一再攀升。如此高热度的新兴领域,肯定逃不过资本的敏锐嗅觉。
据左玥介绍,灵雀云(alauda.cn)的A轮融资始于7月中下旬。只用了短短的两周时间,灵雀云(alauda.cn)就顺利的获得了资方——宽带资本领投、高榕资本跟投的近千万美金级别的注资。“作为创业企业,我跟我的团队其实都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缺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资源与经验。作为国内在云计算领域有着丰富投资经验的宽带资本,一直是我们想要接触的对象之一。在见过了几家投资公司后,机缘巧合下,宽带资本的投资人也找到了我,原来他们也一直关注Docker这个领域,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很快就签订了合约。”
其实,左玥嘴里的“机缘巧合”,在笔者看来实际上并不是他形容的那么随意。也许正是这些不那么“机缘巧合”的决定性因素,给资方吃了靠谱牌儿定心丸,资方才如此顺利的将钱拿出来投给了灵雀云(alauda.cn)。
首先,从创业团队的构成来说,灵雀云(alauda.cn)一如其他科技型创业团队,以研发人员为主,目前有员工近50人,超30人都是研发,并且相当一部分,都是拥有丰富经验的70后技术大牛。用左玥的话讲,“这些人不是谁想挖就挖的去的,他们来到灵雀云,一是奔着我们创始人来的,二是看中我们的创业项目。”这些技术大牛,夯实了灵雀云坚实的技术基础。
再来说说核心创始人,左玥与陈恺二人的技术背景都可以用“显赫”二字来形容,为啥这么说,请见下文。CEO左玥曾是Azure SDN以及Windows Container的奠基人,在微软的8年期间,他获得了六次晋升,同时拥有六项云计算领域的专利,是美国微软历史上获得最快晋升的华人之一。CTO陈恺2004年在微软从事Windows操作系统内核(Kernel)的研发,2010年出任微软云平台Windows Azure首席架构师/软件开发部经理,专注于云计算/分布式系统的研发,组建、带领团队开发Azure最核心的中控系统(Fabric Controller),管理并支撑整个云平台后端,承载千万级规模应用。如此厚重的技术资历,想必在资方面前无疑是加分项。第三,也正因为拥有为全球一线云计算企业服务的经历与基础,使得灵雀云(alauda.cn)团队更有机会接受新鲜理念,体会创新技术的实践,拥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这一点在灵雀云(alauda.cn)整体的产品定位与市场规划上可以体现。
左玥对笔者表示,容器云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投资人对此也相对谨慎。灵雀云(alauda.cn)可以如此顺利的获得此次A轮融资,是用户与资本对自身创业团队的肯定,也给灵雀云(alauda.cn)未来发展增加了信心。
左玥介绍,灵雀云根据用户需求也在积极推动新功能的研发上线,为了更好地为开发者与企业用户服务,灵雀云最近推出的跨云平台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实现跨地域、跨云平台的容器应用打包、部署、运维服务。“通过跨云服务,IaaS的差异化很容易暴露在用户面前 ,可以帮助用户做出选择,使得云底层计算资源的选择更开放。”左玥介绍。未来针对微服务架构,灵雀云还将推出多模型管理功能,让IT人员更加快速、轻松地完成针对应用服务的运维管理。“毕竟针对服务的管理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相比针对容器的管理,这项服务可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据了解,此次融资将被用在未来的产品研发与进一步的市场推广中。左玥透漏,年底前,灵雀云还将启动海外市场推广计划,从西雅图开始,将自身的产品逐步推向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