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云计算】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近两年迅速成为IT业界热点已成不争的事实。作为长期关注企业级科技动态的媒体人,笔者去年对国内容器生态做过一次浅显的评论总结。彼时的容器生态,主体核心在规模上仍以创业团队为主,这些具备前瞻视野的技术人,怀揣着自己对创新实践的梦想,借力Docker进入容器创业领域,并根据自身对技术方向的理解,在各自领域开展业务。
进入2016年,在IBM、微软、VMware等国际巨头纷纷宣布拥抱容器技术的大背景下,国内容器生态也出现了多样化、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大小服务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BAT云商都纷纷表示自己已经在容器领域进行布局,像京东云、网易云、华为等企业,更是推出了相关的服务和产品,并公布了成功案例。从已公开的案例上来看,90%已经采用容器技术的企业级用户都出身于互联网行业,这部分用户对技术研发速度与效率有较高需求,敢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在随着互联网+战略的逐步深入,不少传统企业出于对业务需求多样化和对用户体验的更高追求,也在关注并逐步采用容器技术。
近期,IT168云端选型系列就从“传统行业如何落地Docker?”为主题切入,联合ChinaUnix与ITPUB两大技术社区,展开了一系列针对国内容器生态用户需求与品牌认知度的调研,并集中走访了6家国内有代表性的容器厂商,从需求端与供给侧两方入手采集信息,汇总成文,以飨读者,希望借此对2016年的国内容器生态做一总结。
Docker为企业用户带来哪些价值?
2016年1月,国际知名的云管理平台提供商RightScale对1060位IT专业人员进行了调查,其中特别关注了最新的DevOps发展趋势。根据结果,企业对于DevOps的接受度正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大企业中,Docker和各种工具的使用率都呈现出强有力的增长态势。
企业用户对DevOps、微服务、CI/CD等需求的暴增,为容器市场的快速增长注入持续动力。网易蜂巢架构师尧飘海从一线IT人员的认识理解切入,他认为容器的核心价值在于隔离性、封装性与跨平台部署,能使得企业在微服务架构下,实现开发、测试、运维过程更加快速敏捷。
最显著的价值在于,Docker可以使开发和生产环境保持一致。可以把开发后的内容直接打包为生产环境所需要的内容,摒弃掉复杂的过程。容简单说,器技术打破了研发与生产之间的界限,使应用在异构平台上得到快速落地和便捷管理,这大大提高了IT的生产力。
容器技术落地企业四步走
据调查,现阶段,48%的企业已将Linux容器用于开发,另有53%的企业未来一年内也会采用容器技术。作为开源专家,红帽副总裁兼OpenShift PaaS业务部门总经理Ashesh Badani认为容器落地企业可以分为采用、落地、部署、转型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用户从开始学习接触开始,广泛吸纳容器知识,了解容器特性,到初级落地到边缘终端,再到深度部署到生产环境,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容器技术标准化演进过程,技术更加稳定,更加开放的容器项目与原生计算基金相继诞生,到最后阶段的转型,企业业务已经全部实现了容器化与微服务化,业务全部以API实现调用。
上述判断是专家根据全球IT环境进行总结得出的结论,国内相比发达IT环境滞后2-3年时间,目前容器落地企业级市场处于采用阶段,也就是普及教育期。传统行业出于安全性、可用性的考虑,甚至国内一些金融企业还受国家监管机构提出的政策法规制约,对新技术的采用比较谨慎。但谨慎不代表不关注,据Rancher中国区总经理秦小康和网澈公司总经理杨彦华经过走访国内电信、金融等传统行业客户所得到的结果看来,传统行业对容器技术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乐观。
容器落地传统行业指日可待
目前,在国内像阿里、京东、小米、腾讯视频等互联网公司也已经在生产环境采用了容器技术。传统行业中,金融、运营商等行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正在积极学习和尝试新技术,从而应对行业发展的变革。
传统行业用户在2016年,对容器技术的接受程度在提升。不少传统行业的IT决策者对于新技术的认可度远远超乎想象,甚至很多CIO会亲自邀请创业团队到办公室,面对面探讨如何利用容器来优化现有的IT架构,这在上一代传统体制下,严格走招投标流程的ICT时代是不可想象的。秦小康介绍,有战略思维比较超前的传统企业,目前已经将其交易数据等核心业务部署在容器平台上了,如广发证券。
但很显然,现在谈容器的规模落地还为时尚早。因为传统企业有历史包袱,CIO们战略相对稳健,既希望提升效率,又渴望稳定安全的完成整体迁移。红帽专家通过前期的客户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客户对容器存有的最大疑虑主要还是安全,其次是可扩展性、性能、集成能力,和是否易于运营管理。杨彦华认为,在缺乏好的第三方支撑产品和服务的当下,上述需求还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所以不少传统行业CIO还持边研究边观望的态度。但随着观念的转变、技术的演变,规模落地指日可待。
传统企业该如何拥抱容器?
据笔者观察,目前国内IT产业对开源产品拥有极大的热情。随着云技术的成熟与规模落地,不少IT人员对于OpenStack、Docker以及Kubernates与Mesos等容器相关的编排技术抱有极其热烈的求知渴望。开源生态在国内正逐步建立,大大小小的技术沙龙几乎场场爆满。从去年的大部分IT工程师,到今年越来越多的中高层IT决策者正参与其中,说明开源的力量正在不断正向蔓延。
Rancher Labs创始人兼CEO梁胜认为,目前在容器技术的采用上面,大有自下而上的需求倒逼趋势。很多企业都是底层的工程师开始用,然后影响到上面的决策者。所以他建议,CIO们应该与工程师们加深交流,体会新技术的价值,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拥抱。
秦小康列出了目前国内企业落地Docker的几大应用场景:1、混合云的部署需求。2、复杂应用或测试环境一键部署。3、CI/CD。4、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用容器化部署减少复杂性。5、轻量级的PaaS需求。6、物理机更高密度的使用和部署。7、DCOS应用场景(大型企业应用,有自建数据中心)。8、OpenStack与容器技术结合(泛指具有OpenStack的私有云建设)。他认为,就目前前5类应用场景是国内企业落地Docker的需求重点,像金融、运营商、普通国企、互联网公司,在混合云的部署上都会涉及,建议用户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服务商在行动
红帽最新推出OpenShift容器平台3.3版本,在安全的企业级容器平台上提供了新的开发人员特性和部署扩展能力,旨在增强混合云环境中的应用交付能力。红帽OpenShift容器平台可支持企业构建与维护云原生和传统应用,提供了一款从开发到投入生产的整个应用生命周期内使用的解决方案。
数人云鉴于金融行业对安全性、稳定性的高要求,在容器落地金融行业的实践中做了很多探索,针对金融行业的特定需求,严格按照金融行业数据中心标准量身打造了金融容器云,并且已经在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推广。
时速云提供基于kubernetes的专业容器CaaS云平台,以容器化应用作为交付的标准,立足于公有云,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快速构建、集成、部署、运行容器化应用的平台,帮助开发者和企业提高应用开发的迭代效率,简化运维环节,降低运维成本。
网澈的核心产品HOR,是业界首款“容器+虚拟化”的双引擎超融合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对容器的管理,还可以对原有的虚拟化资源池进行升级改造。这是业界将容器与虚拟化成功融合的首次尝试,也是针对国内混合云用户需求量大的国情专门设计。
网易蜂巢底层可以提供安全稳定快速的IaaS服务(容器、服务编排)、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能力,中间层提供丰富多样的可靠PaaS服务(负载均衡、数据库、缓存、对象存储等),最上面是丰富完善的容器工具链服务(性能、日志、监控和报警),通过DevOps和微服务,提供企业用户一站式解决方案。
希云结合自身在过去十多年的技术平台建设与运营经验之上,提供cSphere产品,并结合金融业需求,推出了相关的开发测试环境、持续集成持续交付、运维自动化等解决方案。
后记: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我们仅挑选了几家代表性的容器厂商做了走访。可以看出,相比去年,2016年的国内容器生态发展的更加火热,并且充满勃勃生机。创业团队仍旧坚持各自的技术路线在持续探索,大厂商有意根据对技术的自身实践与理解推出一站式的综合解决方案。虽然,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是国内容器创业的风口,如今出现的容器服务商已经错过了窗口期,但国内市场刚刚兴起,未来什么样的企业会成为黑马或是独角兽都是未知。
互联网行业的大规模试水,已经给容器规模落地打下了实践基础,随着技术的持续演进,生态成熟,相信传统行业落地Docker也是迟早的事情,也许就在未来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