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访谈】相信许多程序员有过或者正在有着这样的感慨:在码农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数年后,愈发觉得迷茫,不知道在代码这条路上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一条路走到底还是要向管理层发展发展,抑或是干脆转行算了……不清楚是应该在大公司过着“温水煮青蛙”的舒适生活,还是应该去小公司发光发热再奋斗一番。面对诸多疑虑,IT168特别栏目《饭局》的第二期特意定制了一期关于人生职业规划的话题——《从码农到CTO 程序猿如何单刷职业副本》并有幸邀请到了云极星创的三位重量级嘉宾参与其中,相信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以及言传身教,你会受益颇多。
【嘉宾简介】
王凤:云极星创联合创始人兼CEO,2016年8月创办云极星创,负责公司的全面运营管理。在此之前,他在开源云计算领域创业4年,亲历了中国OpenSatck市场的发展,对于国内OpenStack和云计算市场有着深刻的认知。在此之前,他先后在中国船舶重工任职市场营销专员,在联想(中国)有限公司任职大客户经理职务。
刘世民:云极星创联合创始人兼CTO,全面负责云极星创研发中心和运维中心工作。曾担任 EMC 顾问软件工程师,负责 EMC Avamar 产品在 OpenStack 平台上的架构设计与实现。在此之前,他在 IBM 中国研发中心工作10年,历任软件开发工程师、研发部门经理以及高级云架构师;作为云架构师,负责 IBM 基于 OpenStack 的私有云产品 BlueBox 在国内研发以及 IBM 云计算 IaaS 与 IaaS+ 解决方案在国内落地。
侯继涛:云极星创联合创始人兼资深技术总监,拥有近二十年的IT技术支持及技术管理经验。特别是在担任思杰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期间,负责管理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在内的技术团队。他领导思杰公司技术团队,深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相关企业量身定制“应用交付中心”方案,在企业定制化应用交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Q1、在您眼中的理想程序员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呢?
刘世民:我认为程序员这个词在新的时代需要进行重塑,要做一个有视野有眼光全面发展的程序员,而不仅仅只是会写代码,还要懂得交流,有大局观,我建议程序员们一定要不断的挑战自己,拓展自己,那时你的眼界和宽度都会被打开,并且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Q2、针对网上热议的CTO该不该写代码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刘世民: 我认为关键点是需不需要写代码,什么时间应该去写代码,而不是能不能写的问题。对于CTO来讲,我个人认为应该分为2个方向,TO B和TO C,TO C的架构广度和深度相较于TO B要深一些,可以有更多的深挖,CTO可以写一些很关键的代码,发挥充分大的作用。而对TO B而言,是面向企业客户,更多的是要把用户需求和产品对应起来,我认为TO B的CTO更多的是应该打磨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当然了写代码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捋清思路,注意优先级。
Q3、从码农到管理层的进阶是您自己的选择还是应公司安排?从中收获了哪些?
刘世民:我是有意为之的,当时直观的想法就是要在管理上补齐短板和不足,在IBM的几年中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帮助,IBM对管理方面是比较重视的,各种技能培训非常完善,包括对外的交流,做管理之前我其实是比较内向,但从这之后外向了许多。其实从管理和技术上来看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技术更多的时候是面对代码,但管理是面对各种人,包括上级,下属,还有媒体朋友等等,做管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想转变就能够转变的,如果做技术的朋友想转管理,我建议不管多么困难还是应该去尝试一下的,并且至少要做2-3年以上,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个人认为在短期内是不会有太多价值体现的。
侯继涛:人应当适当跳出舒适区。如果每天都过的很舒服,没有挑战,那实际上是在退步,要勇于接受一些新的挑战。我做了管理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要以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别人奋进,一个好的领导一定要从骨子里去真正的关爱员工,这样才有可能调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的原力觉醒。
Q4、有些程序员干了几年会产生迷茫,不知道是应该是去创业公司发光发热,还是继续在大厂阶梯状的前行,您有什么指导建议吗?
侯继涛:大体系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说成熟的产品,成熟的平台,成熟的市场战略,成熟的管理流程等等,可以去探寻摸索,但是要是说在大厂工作还是创业公司其实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过于安逸会丧失掉原有激情,我的建议是即使进入大厂也要树立很清晰的目标,如果你打算未来走上创业之路,那么进入大企业后要主动学习各种角色,工程师,技术经理,渠道,销售经理都要尽可能的尝试,总之要多给自己一些储备,加强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外企职责划分很明确,而在创业公司需要的则是复合型人才,各种事物都要主动参与,大厂会存在天花板效应,而创业公司会更加灵活,可以非常直观化快速的满足市场需求。坦白讲外企的工资起初会相对高些,但是加入到一个具有激情的创业公司在这个云时代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总之,不管去大厂也好创业公司也罢,清晰职业目标一定不可少。而对于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想法是一定要有的,当然一开始也可以激进一些,加入到一些靠谱的创业公司中去创造价值。
刘世民:对,你一定要清楚自己今后到底想做什么,外企的价值是绝对不可低估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你应该选个榜样出来作为发展目标,坚实的走好每一步。不能说到底是在外企好还是创业公司好,在外企的价值是肯定的,但是一定要有思路,步骤,人脉,可以说外企的路是自己铺设的,当你想转型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具备充足的资源是多么的重要。有想法不表示没有沉淀,有规划不代表盲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方向都必须是你准备好的。
Q5、对于一门心思的想着自主创业的人,您有什么告诫吗?
王凤:用《双城记》 开头的一段话形容就是“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好的时代指的是,受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政策的影响,大家创业热情高涨,很多人从大体系出来跃跃欲试,也很多有思想有爆破点的新秀,愿意把思想与技术相结合做些事情。
坏的时代指的是,终归对创业的环境和扶持不够乐观,马太效应非常凸显。国内创业的虚火鼓舞了很多年轻人进入了创业热潮,但是很多都铩羽而归。满腔热血冲进了,最后却成了炮灰。尤其在企业级创业里面,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要打磨产品,打磨服务流程,帮客户解决痛点问题,只有为他们创造出价值,公司才有存活的理由。然而在这一点上,国内无论是从创业团队来看,还是VC,抑或是市场的接受度都还并不成熟。所以这些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就是最坏的时代。
伟大的时代指的是:尽管是双向的激荡,但还是有这么一群人一直在坚守着。
对于想创业的你来说,首先一点就要选定方向,认清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行业是不是有前景,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抑或是未来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第二看平台,第三个就是团队的选择,找到一个能够达成共识的团队将会是成功的动力。当然理想和情怀也是一定要有的。
当团队人员快速激增时,一定要用到科学的方法来组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流程管理让所有的资源投入到固定、一致的目标中去,以云极星创来讲,短短4个月时间人员数量已经从20多人突破了70人,我认为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坚力量,有专业性,职业性(客户至上) 和创业精神,这是趟坑之后的一些沉淀分享。
Q6、那么作为合伙人,该如何选择创业伙伴?作为从业者又将如何判断一家创业公司是否值得加入?分享一下您的经验。
侯继涛: 选择一个创业公司在某些层面上跟做风投类似。我会从5个角度选择初创公司,1、趋势要对,要做朝阳产业,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2,产品有清晰的发展方向,3、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4、理念和价值观高度认同的团队,5,有一定的资本。
刘世民:在我看来要有3个靠谱:方向靠谱,人靠谱,制度靠谱。这就好比谈恋爱一样,符合的目标一旦出现,迅速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