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技术】在移动互联向物联网时代逐渐演变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定义等创新技术,正在重构传统IT架构,提升IT效率、降低成本、加速创新,满足日异变化的市场需求,加速企业直面数字化转型。
2015年5月,青云QingCloud开发并推出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级应用部署分发平台QingCloud AppCenter 1.0。不到两年时间,青云QingCloud在AppCenter 1.0的基础之上,将该平台产品全面升级,打造QingCloud云生态载体。3月23日,青云QingCloud AppCenter 2.0正式与大家见面。据了解, AppCenter 2.0提供一整套完善的运营管理功能,包括计费、支付、财务报表、用户管理、开发部署、运维服务支持等一系列功能模块,赋予云计算应用服务商和开发者一站式的应用商业化运营能力。
青云AppCenter 2.0设计理念及目标
在青云QingCloud应用平台研发总监周小四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Docker生态的崛起以及集群应用的普及侧面证明了应用的重要性。因此,青云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应用”的重要性。单个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即便将资源以组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事实上仍然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以资源为中心转到以应用为中心是青云正在做的事,同时,这也是青云AppCenter 2.0的设计理念。
同时,据周小四介绍,AppCenter 1.0起的作用是把企业级应用商店的概念引入到云平台。青云 AppCenter 1.0提供两种能力:一是单镜像应用,但却不满足分布式企业级应用;二是与合作伙伴的集成(iframe),甚至不一定是云应用。而AppCenter 2.0提供的是原生的云应用,具有弹性伸缩、一键部署的功能。
从企业用户的角度出发,企业的IT资源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系统越来越复杂,部署和管理都需要不断创新来降低成本,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周小四表示,由于AppCenter 1.0是一个单镜像应用,为了给用户以及合作伙伴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平台,鉴于此,AppCenter 2.0的诞生就势在必行。AppCenter 2.0是一种企业级应用、开源应用、SaaS服务的托管云解决方案。通过AppCenter 2.0,青云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更多的云服务给企业用户,使得青云云平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健壮。
青云AppCenter 2.0功能特性
作为一站式的应用商业化运营能力的开发平台,青云AppCenter 2.0具备七大功能特性。
一、无论是青云的合作伙伴亦或是最终用户开发云应用,模版化应用开发与部署框架,通过AppCenter实现一致性重复部署。
二、通过声明式模板,首先,可定义前端用户配置。当合作伙伴开发云应用时,不用关心UI,全部是标准化的。其次,可定义应用实例的基础架构,即分布式应用有哪些角色、每一类的节点数量和配置。再次,声明式模板还可定义应用的生命周期,在创建集群时,如何启动、关闭都可以定义。开发者只需要写模板,就能拥有青云的所有开放出来的能力。
三、完全构建于 IaaS 之上,天然获得弹性伸缩、高可用与高可扩展等特性;
四、同时支持 KVM/Docker/LXC 应用;
五、兼容Kubernetes,Mesos 及 Docker Swarm;
六、支持单节点、多节点分布式应用,及由多个应用集成的复杂应用;
七、提供完整的商业运营管理功能。
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企业合作伙伴还是个人用户,均可以在AppCenter上开发云应用。唯一的区别是应用不能发布到应用中心,只供自己使用。
青云AppCenter 2.0的核心价值
对用户来说,以业务视角重新定义IT使用模型。用户不再以资源为中心来使用IT资源,而是以应用为中心。
对应用提供商来说,能够快速开发和云化应用,并具备商业运营管理能力。再复杂的应用都可以用这种框架快速部署到云端。AppCenter 2.0的应用之间可以发生关联,几个应用的联接可以组成一个更高级的应用。比如大数据服务商,可以在Hadoop基础上做一个Hadoop行业解决方案。
对行业来说,AppCenter 2.0重新定义企业级应用交付与消费的新模式。
对青云来说,促进建立完整、多元、开放的云端应用生态的意义重大。青云从产品和服务到平台再到关注生态,AppCenter将变成开放式云端应用生态,连接应用提供商和企业用户。
青云AppCenter 平台发展规划
一、开源。青云基于微服务和容器的概念,结合AppCenter 2.0的理念,并将跨IaaS平台进行多云容灾。AppCenter不只绑定青云的IaaS,还会兼容OpenStack、AWS等平台,做多云容灾。当云平台发生故障,作为容灾角色的云平台可自动启动。
二、可视化应用编排。开发者可将AppCenter中多个应用作为基础组件,通过可视化编排组成一个大应用,开发者不需要再写模板,直接拖拽即可。
三、与开源容器集群平台更深度的集成。青云现在已经融合了容器平台,但我们还需要更深度的融合,降低最终用户的使用难度。
青云AppCenter 容器平台实践
从资源视角来看,青云的IaaS调度系统不仅可以调度VM(虚拟主机),还可以调度CM(容器主机)。对用户来说,他可以把容器当VM使用,只不过“VM”对资源的损耗降低了,包括I/O、网络、CPU,即用户可以花同样的钱用到更快的主机。
从应用视角来看,青云AppCenter支持Docker镜像格式。 上图第一行代码是AppCenter的编排文件,AppCenter既可以用容器镜像做编排,也可以用KVM镜像做编排。Docker主要关注的是应用的标准化,它有Windows、Mac、Linux客户端,开发者可以直接将应用在本地打包成Docker镜像。目前,Docker镜像已经成为容器生态圈的事实标准。
据青云容器平台王渊命介绍,青云支持容器编排系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AppCenter应用支持Docker镜像,二是容器编排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应用放在AppCenter上。
关于原因:一是用户不满足于只用一个容器实例,一个应用需要很多容器实例编排在一起;二是从趋势上来看,Kubernetes、Mesos和Docker Swarm是三足鼎立的态势,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青云需要同时支持这几种编排系统。
王渊命表示,青云的目标是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容器以及调度系统。基于AppCenter提供容器解决方案,同时支持多种容器调度平台,为用户提供更高级的封装,提供更高级的容器解决方案更是青云做容器平台的愿景。
写在最后,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毋庸置疑。从青云团队的构想及布局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云为基础,进行应用程序的标准化开发、以及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这是AppCenter之于青云的战略意义所在。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未来,青云AppCenter 2.0将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形态下,或对企业级应用程序的产生巨大变革,2017,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