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频道

0.01元中标再现 差点以为又是腾讯云

  【IT168 评论】上个月,腾讯云以0.01元的价格中标预算原本为495万元的厦门政务云项目,引起了业界的广泛争议。是腾讯云为了省广告费还是沿用“羊毛出在猪身上”互联网思维,套路太深?腾讯云是制度的破坏者还是锐意急先锋?更是有人抛出“强龙欲压地头蛇”的观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31日,辽宁省辽阳市发布《辽阳市信息中心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硬件建设项目中标公告》,成交供应商为中国电信集团辽宁省辽阳市电信分公司、中国电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金额为0.01元。采购的内容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等诸多硬件设备以及网络接入、安全等服务部分,总预算金额共892.95万元。此外,中标企业除了负责提供硬件设备外,供应商还需要提供平台的日常维护,服务期为10年。

0.01元中标再现 差点以为又是腾讯云

  其实,0.01元中标的事儿还远不止这些,一位云计算公司人士举例称,2016年1月,中兴通讯旗下中兴软创新以0.01元中标公安网即时通信系统,2016年4月,中国移动1元中标温州政务网,“电信企业到了云计算领域一样擅长这些”。

  我们不禁要问,云计算怎么了?

  首先,由于互联网公司的参与,有些事情总是不免要打上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创新或者创新颠覆这样的色彩,这种互联网思维的投标方式,直接节省了招标机构的开支,实质上相当于本来需要纳税人出的钱,现在转由企业利润来承担,或者转变为企业的市场费用,商誉成本。这是一件好事,就像共享单车可以节省有关部门的公共开支。

  其次,如今的云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当前这一市场上的主要玩家是Google、亚马逊、微软、阿里云和腾讯云。国内市场上,阿里云跑在了最前面,虽然国内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等企业也在发力云服务市场,但总体来看,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主的互联网企业抢跑在了前面,而且以抢占市场为目的的价格战已经成为当前云服务商为提升竞争力所采用的常规手段。

  最重要的是,企业是牟利的,无偿风险数百万的项目明显不符合常理,也许一旦政务云搭建完成,提供商可以在服务期限之后,根据使用情况向厦门市政府收费,或以此为案例,获取国内其他城市的政务云合同,而这些还要持续关注提供商的动向才能下结论。

  当然这一点也是争论最多的,认为这是在荒唐的搅局,而我却认为,即便是前期投标的价格不是1分钱,这后续增值服务的费用也省不下吧,只要最终方便的是市民又有什么可争辩的呢。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