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大数据 频道

基于“知己知彼”理念,选型适配的数据库工具

本文作为《数据库工具选型指南》系列的一部分,通过对话一线技术专家,旨在帮助用户了解选型的重要性和方法,提供关键因素和考虑要点。通过比较和评估不同工具,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每种工具的性能和成本差异。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某数据库高级主管林老师,围绕数据库工具的需求分析、选型策略、用户反馈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开发“小而精”的数据库工具,以满足特定运维需求

作为运维方,林老师的团队肩负着保障铁路系统基础数据库安全、可靠且高效运行的重大责任。为此,该团队一直在积极寻找一款能够胜任各项任务的运维管理工具,通过利用数据库工具进行运维管理,希望能够减轻工作负担,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林老师透露道,“几年前,我们分析了当时口碑比较好的几款Oracle数据库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在日常管理、部署、监控,以及巡检等基础功能上都表现不错,但在性能优化方面却未能完全满足我们的特定指标和细化要求,这或许与通用管理软件的设计初衷有关。”

尽管通用管理软件在性能监控和数据分析方面已能满足大部分需求,但在关键的性能问题分析上,仍需要DBA的专业介入。因为一旦发生性能问题,DBA不能把软件的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必须人为参与,给出细致的分析结论。在此背景下,林老师的团队决定开发“小而精”的数据库工具,以满足特定的运维需求。

秉承“知己知彼”的原则,进行数据库工具选型

在进行数据库工具选型时,林老师秉持着“知彼知己”的原则。首要任务是明确自身的运维管理需求,这涵盖了性能监控、日常运维、数据迁移,以及高可用自动切换等多个方面。只有明确了工作任务,我们才能根据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这是选型的第一步。

接下来,与潜在供应商进行深度的技术交流。理想的交流应邀请到厂商的产品架构师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以便直接洞察其产品的设计架构、监控或性能分析,以及主备切换等核心功能的原理。这样不仅能对所选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形成直观的认识,还能主动挖掘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改进点。

例如,在与某款Oracle运维产品进行技术交流时,发现其DataGuard切换功能表现优异,但在切换后的性能问题上尚存不足。林老师表示,“我们发现只需在备库进行一次统计信息收集,就能大幅提升产品的适用性。这并不意味着对方产品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强调了需要进行深入的沟通,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的优势与局限,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的运维需求。”

数据库工具的选型因素:易用性、安全性、可控性

在挑选数据库工具时,用户需在满足核心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易用性、安全性、可控性,以及高性能等多个方面。这些要素实则是优秀软件设计的基石,一款出色的软件应在这些方面均表现出色。

从用户角度出发,软件的易用性至关重要,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和符合常理的操控逻辑是基本要求。林老师曾体验过某数据库自带的管理工具,菜单描述晦涩难懂,主界面功能布局也显得杂乱无章,这种低级的设计问题无疑影响了用户体验。

在安全性方面,软件应确保对数据库业务的无侵入性,同时避免对数据库性能或负载造成任何显著波动,即便是瞬间的波动也应极力避免。

在可控性方面,林老师期望产品能赋予使用者足够的灵活操控权。例如,Oracle RMAN工具在这方面就表现得相当出色,其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产品本身的优秀设计。林老师认为,“若软件无法满足用户的细化设置或其他灵活需求,那么只能说明产品尚不成熟或需求设计存在不足。”

林老师还指出,“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付费软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否定免费软件的价值,而是出于对软件安全性和技术支持的考虑。付费软件通常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能够较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在软件的选择上,我们并未对国内外软件设置严格的限制,只要其性能优越、易于使用即可。”

目前来看,国外软件在功能设计、用户友好性、可控性,以及灵活性方面表现略胜一筹。不过,林老师的团队也正在积极使用国内的一些管理软件,例如数据库上层的负载均衡和中间件。

推荐几款数据库运维工具及改进意见

一款优秀的数据库工具必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否则外界评价再高,不符合自身需要的软件也毫无价值。

从使用体验与需求出发,林老师认为,“优秀的数据库工具应具备安全、灵活、易用等核心特质。数据库工具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不同行业和使用人群,因此,产品功能的设定应更广泛地吸纳行业人员的意见,以确保其权威性和可行性。”

谈及数据库管理工具,许多数据库厂商都有自己的专属工具,并各具优势。至于通用数据库管理工具,林老师从个人运维角度出发,推荐白鳝(徐戟)老师开发的D-SMART数据库运维工具。产品的优点使用者自然能够感知,而产品的缺点设计者也毫不避讳,更显得其诚意与专业。

对于主流数据库工具的改进,林老师认为这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必须紧密跟随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同时与硬件发展以及软件架构的升级保持同步。当前主流的数据库工具,更应聚焦于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努力在功能丰富性、易用性以及灵活性上实现突破。

供应商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其他优秀的数据库运维工具,深刻理解产品的核心使命是为用户服务,为业务赋能。同时,还要结合自家产品的独特优势,对数据库内核进行持续优化。否则,数据库运维工具就会像无源之水,虽然表面光鲜,但缺乏实质性的价值。

与此同时,林老师建议加强与不同行业、大量一线运维需求的对接交流。通过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可以更好地迭代数据库运维工具,持续投入研发力量,并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不断打磨和优化产品,以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运维需求。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