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频道

2009 中国Saas转折元年

  【IT168 资讯】最近两年,Saas与SOA、云计算几乎成为IT业最时髦的三大名词。其中,又尤以Saas最为普及。对于并不强大甚至可以说还处于襁褓之中的中国软件产业而言,Saas似乎是一个十分光明的灯塔,吸引着很多软件企业投入其中。甚至有人认为,Saas是中国软件产业与国际巨头正面抗衡的唯一途径。

  不过,虽然国内软件企业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但几年下来,Saas在国内仍然是不温不火,预期中的Saas盛世还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的发生呢?

  在很多人看来,无法赢利似乎是Saas在国内普及的一大致命障碍。不过,在中企开源总经理张斌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无法赢利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做Saas的企业,大多都对运营Saas缺乏真正的认知。”

  对于这一点,中科红旗公司副总裁王明华与张斌可谓是不谋而合。“很多做Saas的企业都是从软件公司转变而来,他们所采用的仍是那种传统的卖软件的方式,只不过是把实际的销售流程搬到网络上而已,这不能叫做真正的Saas。”

  确实,如果对目前国内的一些Saas提供商进行分析,其中很大一部分出自于软件产品开发商。他们所谓的Saas模式,只不过是把软件放到网上,先供大家试用,如果试用合适,就将软件卖给用户。显然,这不是纯粹的Saas,或许叫做电子商务更合适一些。

  那么,真正的Saas模式应该怎样?

  “通过Saas的名字就可看出,Saas模式的关键在于服务。”张斌说道。显然,对于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十分清晰,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做好服务?

  在张斌看来,要想实现这一点,必须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首先是要解决Saas软件服务运营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问题。”张斌认为,这是做好Saas服务的基础,也是必须的条件。“要想服务好,必须有大量的投入,否则一起都是空谈。”

  确如其所言,在这一方面,多数国内Saas服务商都存在着问题。记者曾采访过国内某Saas服务提供商,当记者问到该公司支持Saas平台运营的服务器数量时,该公司老总回答说有20台。显然,这种规模的投入是无法支撑大规模的Saas运营服务。在这方面,不要说同国外Saas服务商比,即便是与国内领先的服务商相比,差距也是几个数量级:以中企开源为例,支撑Saas服务平台的服务器有上千台之多,而且在全国多个地区拥有数据中心。

  第二个问题来自于技术层面。这里所说的技术,不是简单的程序开发。由于Saas服务对服务质量可靠性、可扩展性等诸多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用于支撑Saas服务的基础软件技术也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软件,需要根据Saas服务运营的需要进行定制。“这些技术可能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这显然不是一个单一的Saas服务商能够解决的。”某业内人士分析道。

  第三个问题则是行业标准的缺乏。包括Saas服务的相关标准、不同Saas服务商之间整合的标准等。事实上,由于Saas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而服务水平协议将成为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服务契约关系建立的基础,因此,相关服务标准的确立,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信心指数。比如如何衡量Saas的服务质量,服务出现问题该如何赔偿,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性如何得到保障等,都是需要解决和量化的问题。另外,不同Saas服务商之间如何进行迁移,数据如何集成等也都是目前所存在的大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用户对于使用Saas服务肯定会有疑虑,难以接受。”张斌说道。

  那么,这三个问题怎样才能解决呢?

  “单靠任何一个IT企业显然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Saas服务的关键还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发展,来推动Saas服务在中国的发展。而不是每个企业各自为战,自己做自己的,犹如一盘散沙,很难形成聚合效应。”某业内人士如是分析道。

  对于这一点,张斌也十分认同。“确实,从我们公司自身发展的经验来看,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十分有必要。”

  张斌所在的中企开源公司从事Saas服务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目前也积累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用户,企业自身也实现了赢利。但在张斌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要想实现整个产业的规模性发展,必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那么,一个完整的Saas产业链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呢?

  北京长风联盟秘书长肖澜对于Saas服务有很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Saas产业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基础应用提供商、Saas应用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平台提供商、咨询服务商。

  其中,基础应用提供商主要面向用户提供一些简单的应用服务,比如网站建设、邮件托管等。“这类提供商针对针对当前中国企业用户信息化比较薄弱的特征,提供最为基础和实用的服务。”肖澜介绍说。

  Saas应用提供商则向用户提供各种与企业管理、业务相关的应用程序。比如企业管理软件、CRM软件等。电信运营商的作用则是提供良好的服务网络,保证Saas服务的顺畅运行。咨询服务商则主要从事Saas服务的咨询和实施。

  平台提供商则是这一产业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这一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游,平台提供商整合各种软件和服务,放在自己的运营平台上;对下游,平台提供商直接与用户对接,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所以,平台提供商的作用在整个产业链的构成中举足轻重。但遗憾的是,这一环恰恰是国内Saas产业发展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尤其是缺乏专业的平台提供商,很多软件企业都是自己开发产品,自己做平台运营,自己做服务,一手包揽整个产业链的所有环节,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在肖澜看来,国内确实需要“沃尔玛”式的Saas平台提供商。“通过沃尔玛式的平台提供商,将各个环节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用户在选择Saas服务时,就象到了沃尔玛超市购买商品一样,可以到运营平台上找到包括邮件、网站、OA等各种所需要的服务;然后又像到沃尔玛的柜台上结帐一样,找平台提供商结帐。此外,如果软件服务在运营方面有什么问题,也只要找平台提供商解决就可以。”

  不过,肖澜所构思的这种“沃尔玛”模式,在国内确实十分罕见。究其原因,很多Saas平台提供商并不想做“沃尔玛”,而只是想提供一个简单的市场,把摊位租给软件提供商,用户如果出现什么问题,直接与软件提供商去谈。“这种模式比较简单易行。我们不是不想做"沃尔玛",而是没有能力去做。”国内某Saas平台提供商无奈地说。

  确实,所谓的“沃尔玛”模式,对于平台提供商的要求很高。“平台提供商不仅要负责平台的运营,还要做很多的服务,这对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是很大的考验。同时,还要具备对平台上的软件服务进行管理、宣传、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Saas业务对于平台提供商的回报属于细水长流型,平台提供商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并不能马上得到很好的回报,这对于平台提供商的资金实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肖澜看来,正是这些要求,为“沃尔玛”式平台提供商的产生树立了门槛。

  不过,在这方面并不乏勇敢者。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企业Saas运营服务提供的企业,中企开源的目标正是成为肖澜口中的“沃尔玛”式平台提供商。

  “我们做了十几年的中小企业服务,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资源。同时,我们也积累很多Saas服务运营方面的经验。另外,我们的运营平台也已初具规模,只不过,之前一直是由自己来做。接下来,我们会把平台开放,吸引更多的软件提供商加入,形成一个完整的Saas生态链。”据张斌介绍,目前中企开源正在做不同软件厂商之间的系统与数据整合,这一工作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届时,一个Saas服务产业链的雏形将会出现。

  选择在此时做产业链的打造,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众所周知,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不可避免地遭受波及。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国内Saas产业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格局变化。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Saas产业正面临着大面积的洗牌,今年可能会成为国内Saas产业的转折之年。”张斌说道。。

  这也就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很多Saas提供商将可能会从市场上逐渐消失。事实上,由于Saas服务模式的特殊性,使得企业用户对于Saas提供商的依赖度很高。这种情况下,企业势必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服务提供商,以降低风险。

  但众所周知,很多进入Saas领域的供应商的规模并不大,如果不能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则很难持续发展。但金融危机的出现,似的这些企业的资金来源越发困难。因此,可以预见,在自身无法赢利,外界资金支持缺乏的情况下,这些Saas提供商很难挺过今年。“这对整个Saas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鱼龙混杂,而且价格战现象十分明显,这对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而淘汰一部分竞争力较差的企业,无疑会使产业发展更加健康。”

  金融危机在淘汰一部分提供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机会。“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传统企业都面临订单减少,业绩下滑的压力,这时他们都有节省成本的需求。企业可能会遇到想上某个系统,但又预算不够的情况,这时他们就可以选择Saas,因为节省成本正是Saas的一大特性。”在肖澜看来,这将引发Saas在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张斌对于今年的形势充满信心。“只要我们构建出完整的商业模式,那么就一定会有突破的机会!”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