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合:与现有资源的兼容性
回合胜出者:私有云
私有云:“技术成熟性固然重要,但是我想技术再成熟,如果不支持企业现有的资源也是徒劳吧!每个公司特别大公司都会有很多legacy的应用,而且legacy大多都是其核心应用。虽然公有云的技术很先进,但却对legacy的应用支持比较一般,因为很多都是用静态语言编写的,以Cobol,C,C++和Java为主,而现有的公有云对这些语言支持很较差。但私有云在这方面就不错,比如IBM推出的cloudburst,通过cloudburst,能非常方便地构建基于Java的私有云。而且一些私用云的工具能够利用企业现有的硬件资源来构建云,这样将极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第七回合:中国云计算的突破口
回合胜出者:私有云

图4 公有云的厂商
私有云:“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云计算将从大企业的私有云突破。这句话指出中国的云计算要有突破性的发展必须要从私有云开始。我觉得理由不难想象,谈到公有云技术,大家想到的基本都是Google、Amazon、Saleforce等等吧,这些厂商技术是比较成熟,但是试问这些厂商有几家是国内的呢?国内又有几家十分成熟的公有云供应商呢?成熟的技术要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国内的企业要想利用成熟的技术,就得冒着被国外巨头绑定的风险,这就会产生一系列对我国企业不利的不利因素,包括数据隐私、法律、税务等等。所以说,中国的云计算要发展,还是要靠我私有云来突破的。我们可以从大型企业的私有云入手,开始是大型企业构建内部私有云,等到大型企业有了自己的私有云,等到云技术变得很普及的时候,我们这些拥有私有云的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其成熟的云计算技术转型开始提供公有云计算服务,只有这样,我们中国自己的云计算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啊。”
第八回合:适合小企业使用
回合胜出者:公有云

图5 选择逻辑:私有云or公有云
图中的选择逻辑表明:如果公司总资产(CompanyWorth)大于10亿美元(1 billion dollars),可以选择部署私有云,否则的话尝试公有云。
公有云:“那你的意思是那些没有资金来构建内部私有云中小型企业就分不到云计算这杯羹了?要等着大型企业云计算发展起来得等到何年何月啊?再说很多大型企业的私有云之路不也是采用国外厂商的解决方案吗?这样的中国云计算之路能算是真正的自主的云计算之路吗?这样的我们能在国际上拥有的云计算话语权吗?”
私有云:“这个… …”
第九回合:资源利用率和节能减排
回合胜出者:公有云
公有云:“从全球范围内看,在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逼近的今天, ‘绿色IT’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我们作为云计算家族的成员,原则上是应该为‘绿色IT’做贡献的,然而,私有云规模一般较小,往往达不到云计算所需的规模效应,资源利用率没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我公有云就不一样了,多租户架构可以让多个用户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地实现了节能减排,为保护环境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私有云:“哈哈。兄台说的是啊。我们的云计算之路还是艰辛啊,还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啊。”
公有云:“哪里哪里。哎哟,我今天约了朋友去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时间快到了,咱们下次有机会再聊啊!”
私有云:“好的。那我先告辞了,下次聊!”
编者按: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辩论,生动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私有云和共有云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在云计算爆红的今天,我们当然不能落伍,更忌盲目跟风,我们不能被沸沸扬扬的云计算广告、白皮书和云产品所迷惑,企业应当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自身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节省开支和增加收益,同时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