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Commitor
问:我想请问一下Facebook的几位工程师,在Hadoop社区做开源开发对个人发展有什么帮助?能否分享一下各位从事Hadoop工作的相关经历?
【编者按】在Hadoop社区,对技术有贡献并被认可的人称为Commitor,这些Commitor可以说是Hadoop社区里的技术大牛,而且确实对Hadoop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或者是解决了某些Bug,或者是开发了某种功能模块。对于Hadoop技术爱好者而言,成为Commitor无疑是一种无尚的光荣。而且,随着Hadoop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对Hadoop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薪情”也是绝对一路看涨。在此次Hadoop云计算大会上,以邵铮为代表的4位来自Facebook的软件工程师就成为许多技术爱好者们羡慕的对象。
Facebook 何永强:我在中科院计算所读博士的时候,曾经在很短时间内提交了5-6个的Hadoop的补丁,当然也得到了郑皓、邵铮几位的大力帮助。后来我转做HIVE开发,4个月之后成为HIVE的Commitor,1个月之后到Facebook做实习生,实习期满后成为了全程的工程师。
Facebook Guanghao Shen:我其实是在做Hadoop上面的应用,我在写应用时就发现Hadoop还有很多Bug,会阻碍我的应用开发。解决掉这些Bug,并成功提交给社区,是一件确实很让人激动的事情。
Facebook邵铮:我成为Commitor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经历,我是2005年底加入Yahoo公司的,当时是做搜索引擎,当时的生产环境使用的是另一套系统,Hadoop项目还处在实验阶段。到2006年,我开始转向Hadoop项目,当时发现Hadoop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性能和稳定性都大大低于预期。2008年,我离开Yahoo到了Facebook,那时Facebook已经决定使用Hadoop。从Yahoo到Facebook,我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没有太大变化,以前学到的东西还可以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使用,这或许就是开源的魅力吧。到了Facebook半年之后,我成为了Hadoop Commitor,由于当时的业务重点是HIVE,我花了很多时间写代码,到今年年初为止我可能是项目组里写代码最多的一个。现在我在做另一个开源项目,并会与Hadoop进行整合。
问:你们在Hadoop社区上花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Facebook邵铮:在2008-2009年我做整个HIVE开发的过程中,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是50-60个小时,我有将近10个小时花在开源社区问题解答和交流上,本职工作占40-50小时。由于开源也是我的兴趣,所以我能够把工作和生活结合得比较好。当然,另外跟Facebook公司本身很支持开源社区也是很有关系的。
百度王守彦:我向来鼓励团队,至少一周当中有一天时间去做与社区有关的事情,由于我们是一个Team,这个时间其实是可以匀出来的。
Yahoo郑皓:对开源的贡献可能不只说在社区上花了多少时间,更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成果也可以贡献出来。Yahoo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Hadoop有70%的代码都是Yahoo贡献出来的,现在Facebook和百度也开始贡献,希望明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进来。其实在Yahoo,可能几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把公司内部很成熟的产品开源出来,但现在公司却有专门的项目来看哪些技术可以与业界共享,一起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