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应答IP问题
手动管理的操作就可能出现手误,而这种手误会破坏网络稳定性。较大较复杂的网络出现的问题也可能更大。自动化可减少这类错误的发生。
自动化还可以加速诊断和问题解决,减少误工时间并改进网络服务的稳定性。
设计良好的自动化应该在整个域以及Linux和Windows环境之间提供连续性。自动化还应该帮助我们把策略部署到整个网络。虽然策略必须为网络员工而设计,但是自动化的系统应该要确保良好的服从性。所有策略范围内的操作以及策略的更改都应该被记录下来,且需用预定义的报告对其进行审计。
网络设备供应商已经看到了综合DDI产品自动化的潜力,也已经给出了若干方案。那么,在选择方案时应该记住以下几点:
功能强大与稳定性。 任何方案都应该设置长期稳定操作的追踪记录。在多个硬件上,即便是距离较远时,完成此部署也并不难。其目的就是确保操作持续性。这意味着该方案必须在若干地点之间对配置的可靠性复制与策略信息进行协调。它还应该通过简单的操作进程在不误工的情况下进行升级和组件替换。
扩大的容量。必须为扩增的IP地址以及更为复杂且动态的DNS配置提供支持。对IP地址服务的频繁询问必须得到调整。
跨平台功能。 现在,应用和客户都被部署到了多个操作系统和设备平台,从电脑到移动设备再到嵌入式设备不等。一个方案应该以同一级别的策略服从性和性能为所有平台提供支持。
策略的自动实施。许多技巧要素上的策略——IP地址分配,DHCP租用更新,DNS TTL,子网访问列表等——应保留在同一个地方以便工作人员查看。然后把这些策略实施到企业网络中。
对服从性的支持,包括自动审计。自动化架构能识别应由谁来进行更改操作,而且还能提供便利的综合报告。
IPv6转换。 即便是目前在使用IPv4的企业,任何新架构都应该在时机成熟时支持IPv6的过渡。
现有地址分配与配置信息的合并。 在Windows AD功能升级时,这一点十分重要。保留当前配置工具中的信息十分重要。不能因为改用新方案反而带来不稳定性。
在自动化之前,大多数网络配置都被当成不会经常变更的静态对象。由于虚拟化为网络增加了很多动态操作,所以静态网络配置不能满足需求。静态配置也不能满足企业内新架构的需求,包括网络平铺化和无线/移动访问的激增。自动化的IP地址管理应该成为大多数企业网络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