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ntis
上榜理由: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家企业选择专门从事OpenStack相关方案的开发与销售,也就是将OpenStack产品及服务的支持与经营作为惟一的业务内容。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公司,Mirantis已经从上述经营战略中获得了切实收益,并一步步由一家依靠风险投资保持运转的新兴企业发展成如今拥有四百多位员工的强大技术势力。该公司原本专注于支持各类OpenStack部署模式,但随着该开源项目的日渐成熟,Mirantis的产品组合也变得愈发丰富。该公司目前拥有自己的OpenStack发行版,用户可以自行实施或者在Mirantis工程师的帮助下完成部署。该公司还建立起自己的合作伙伴体系,其中包括之前曾公布过的红帽及VMware。Mirantis最近刚刚完成了一笔总值达3000万美元的交易,这笔来自移动供应商爱立信的资金一方面作为构建云方案的费用、另一方面也属于爱立信向Mirantis的注资。
Cloudscaling
上榜理由:OpenStack厂商Cloudscaling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Randy Bias不仅担任着OpenStack董事会成员一职,同时也是整个OpenStack社区当中最直言不讳的领导者之一。这家公司专注于帮助客户建立基于OpenStack技术的云服务解决方案。不过与其它厂商不同,Bias经常毫不讳言地表示企业云体系应当选择与Amazon Web Service以及谷歌计算引擎类似的运作机制。这就是Cloudscaling公司在构建产品时所遵循的哲学,并坚持不懈利用OpenStack代码践行着这一战略理念。
Piston云计算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与Mirantis与CLoudscaling类似,Piston云计算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OpenStack相关业务的厂商。公司创始人兼CTO Joshua McKenty曾效力于美国宇航局,并在任职期间参与到OpenStack的早期开发工作当中。时至今日,McKenty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始将他们当初参与开发的OpenStack代码转化为打包软件,旨在帮助用户借此构建属于自己的私有云体系。对于终端用户来说,直接利用OpenStack代码并尝试安装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所以如此困难,是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太多、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太过繁杂。而身为OpenStack董事会成员的McKenty则不无自豪地表示,他们已经替客户做好了全部准备工作,进而创造出一套易于安装、升级以及管理的平台方案。
Canonical
上榜理由:目前对于OpenStack项目的控制权之争正在持续蔓延,如今像众多厂商争相以自己的Linux发行版为武器来一拼高下。红帽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不过Canonical也已经将OpenStack功能集成到自己的Ubuntu操作系统当中。Canonical如今俨然成为OpenStack主流厂商阵营中的一分子。在去年一份面向OpenStack用户的调查当中,OpenStack基金会发现Canonical的Ubuntu操作系统在OpenStack部署方案当中拥有最为突出的普及比例。Canonical最新发布的Ubuntu 14.04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对OpenStack的集成关注度。
SUSE
上榜理由:与红帽及Canonical相似,SUSE公司作为一家拥有自己Linux发行版的厂商同样参与到了OpenStack的竞逐中来。而更值得注意的是,SUSE公司云业务负责人在OpenStack董事会中担任主席一职。SUSE还创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OpenStack发行版。
Nebula
上榜理由:Nenula与Cloudscaling以及Piston归于同类厂商,只不过前者采用了略有不同的发展方式。尽管这些企业都以软件业务为主要核心,但Nebula却把硬件与软件集成同时作为发展重点,从而利用OpenStack向客户销售更为轻松省心的交钥匙解决方案。Nebula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Chris Kemp在OpenStack项目中的地位也受到广泛肯定,他在美国宇航局工作的经历甚至为其赢得了OpenStack之父的美誉。除此之外,他也是目前OpenStack开源项目领域最为杰出的传道者之一。
VMware
上榜理由:VMware与OpenStack?VMware怎么看也不像是会跟OpenStack碰撞出爱恨情仇的样子。从本质角度讲,OpenStack的存在对于VMware其实是一种威胁,这套开源技术组合很可能取代VMware产品在云构建及管理领域的地位。OpenStack基本属于一个免费软件版本,而且能够与VMware软件完成同样的任务。VMware公司表示,他们希望客户能够利用VMware的工具管理自己的OpenStack云,其中包括其ESX虚拟机管理程序。在网络方面,该公司曾于两年前收购Nicira,从而自动让VMware成为OpenStack社区的参与者之一。尽管尚处于前期摸索阶段,但VMware确实已经迈出了迈向OpenStack合作阵营的第一步。
Metacloud
上榜理由:Metacloud又是另一家以OpenStack为基础构建服务项目的专项供应商。但与Mirantis、Piston或者Cloudscaling不同,Metacloud选择的发展道路在于销售以OpenStack为基础的托管私有云方案。这意味着Metacloud为客户提供的硬件设备运作在买家的内部环境之下、自有防火墙身后,但却仍然由Metacloud负责全权打理。对于内部私有云来说,这种托管类方案拥有突出的便捷性优势——而且由OpenStack作为技术后盾。
终端用户
上榜理由:终有一天,市场上充斥着众多厂商兜售其OpenStack方案的叫卖声。不过如果OpenStack真能发展壮大并成为一股江湖新势力,终究要归功于终端用户们的支持与鼓励——而非供应商,毕竟有人用的方案才是好方案。
当然,前面列举的名单肯定无法涵盖所有在OpenStack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厂商——它们有些属于该项目中进行生产环境软件部署的首批先驱,更有一些(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研机构率先开始探索OpenStack在纯技术领域的发展潜能。不少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OpenStack董事会以及终端用户委员会中担任要职,而包括雅虎、爱立信、AT&T、GAP、PayPal/eBay以及康卡斯特在内的其它企业也都开始将OpenStack的实际应用纳入议事日程。要让这一新兴开源项目真正迈向企业业务流程,终端用户群体的不断拓展无疑是帮助这些财富巨头们积累信心、认同OpenStack在企业中发展潜能的重要推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