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冲破北京冬日的重重“霾伏”,降落在阳光灿烂、碧空万里的深圳,笔者不禁深深呼吸了好几口新鲜空气。换乘好通往深圳天安云谷的班车,旁边座位小伙子颇为疲惫的脸色引起笔者注意。
体验天安云谷智慧园区
路途稍显无聊,短暂的休息过后,小伙子脸色恢复正常后倒也健谈,自我介绍说自己姓韩,正在从事通信某细分市场的创业工作。韩小伙说:“虽说现在创业环境不错,国家也鼓励,但创业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光说这办公场地,各种基础设施搭建,各种人才招聘,各种资金引入,还不算日常运营管理,这些就已让人焦头烂额。”谈话间,韩小伙的眉头又已皱起,一个30岁左右的小伙子竟然露出了40岁男子的疲态。
说起此行的目的,韩小伙说曾看到过天安云谷的介绍,想见识一下所谓的“智慧园区”,便乘出差的机会来此转转,竟然与笔者的目的不谋而合。在与韩小伙的闲聊中,我们的车没有任何阻拦地便驶入了天安云谷宽敞的大门,高科技园区怎样既保证严格的安保又让人感觉到便捷?这让笔者感受到了它的不同,司机没有任何停顿便很快找到了停车位,又让笔者猜测园区可能已经建设了智能停车系统。
带着这些疑问,我与韩小伙开始了 “天安云谷一日游”的旅程体验。
体验的直观感受:创业旅程,一站解决
旅程体验开始之前,天安云谷推送给韩小伙一个“易招商”软件,清楚了解了天安云谷园区一日游的所有服务项目介绍。天安云谷占地面积76万㎡,总建筑面积289万㎡,分六期开发建设,预计将引入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80000余名高科技人才,年产值约3000亿元,税收将超过200亿元。天安云谷项目通过城市更新,将原来低端落后的加工工业区升级成为聚焦智慧产业的国际化产城社区。
看完介绍,我们最先参观了园区设立的一窗式行政服务大厅,作为深圳龙岗一窗式行政服务系统在天安云谷的落地基地之一,在天安云谷的行政服务窗口可以直接办理营业执照,而且是多证合一。不用验证,提交有效证件至窗口人员,就可以一次性办理完营业执照,同时获得龙岗区政府的优惠政策,并能够及时申请资金扶持或者补贴。
办理完营业执照,对初创企业而言就宣告了企业的成立,下一步便该考察办公环境了。陪伴韩小伙一起去办公场所看了看,办公室已经装修完毕,卡位型工位,经理室、会议室均为独立,而租赁更是灵活,无论工位、经理室、会议室包括展厅都可以租用,按天或者按小时租赁都可以。
租赁好办公室、会议室后,进入正式办公状态。作为初创企业,韩小伙需要招人,需要融资,还需要建办公室,这三大块是韩小伙的关注重点。天安云谷的服务包括入驻服务、创新孵化服务、行政助理OA、IT服务、金融服务、秘书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法律服务,也就是初创企业的所有办公场所、人员、资金、管理、IT基础设施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解决。
具体而言,创业企业可以不用购买任何电脑等办公设备,也不需要大量购买服务器等高价值设备,都可以租用;如果需要融资,可以借助天安云谷自身的合作资源,直接在园区进行融资申请;如果需要做产品展示,可以按天或者按半天来租用园区里的超豪华展示中心;规模较大的企业,需要自行采购办公用品或者一些家具,能够通过华为开放给天安云谷的行政服务采购平台,获得华为全球供应商优惠的采购价格,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都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如果需要招聘新人,利用龙岗区的人力资源服务广场,既可以通过第三方的人才机构委托招聘,也可以在人才交流大会上现场招聘。当企业规模进一步拓展之后,天安云谷园区云平台上的OA办公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协同服务,以增强企业管理。
天安云谷园区的所有服务都可以通过一卡通实现,它既是门禁系统,也是收费系统,包括停车收费、餐饮、园区购物,都可以通过一卡通实现。笔者突然就明白了刚才司机进入园区时为何如此顺畅。
参观完诺大的天安云谷园区,笔者发现韩小伙一直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他开始在积极地盘问价格等更详细的问题。
园区智慧:体现在管理与服务
而笔者更关注天安云谷背后的技术及商业模式,毕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带给业界更多的启示。
天安云谷聚焦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智能设备、机器人等智慧产业,是以SMAC® (社交化协作、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内涵的“共享、协作、开放”精神为规划理念,打造的国内“全生命周期“智慧园区实践标杆。天安云谷智慧园区紧扣园区的管理者、企业、人才等各方用户需求,通过与政府、协会、金融机构、学术团体、商业机构等多方的产业资源合作创新,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圈的分工与交换,形成园区产业的外部经济,提升企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而“智慧园区平台CC+”将这些资源以“随时、随需”的敏捷方式提供给企业和人才使用。
据天安云谷智慧园区品牌部总监薛桐介绍:“天安云谷智慧园区在两个方面的管理上卓有成就:
一是园区的管理,主要是园区的各种自动化建设与管理,天安云谷园区管理体现了“一个中心“的思想,因为很多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多达20多个的孤立系统,比如监控、消防、门禁等系统都比较孤立,智慧园区用一套平台把上述所有设备通过各类用户端(智能手机、IPAD、PC端)便实现了管理控制。
二是园区服务,很多园区要么给企业租地,企业自己盖楼自己做信息化,要么租一层楼企业,企业自己装修,自己设计办公室自己建信息化系统。而天安云谷园区服务的特色是非核心业务综合外包,让企业只专注于自身市场的拓展,专注于潜心研发就可以了,其它的所有非核心业务都可以由园区全部代为管理,包括办公楼装修,会议室,展厅,信息化系统,办公系统,管理系统,法律服务、金融服务、融资服务,采购等等。“
智慧园区的深度思考:创新运营模式
作为一名报道了五年多智慧城市的专业记者,笔者见过几十个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政府主导下的“智慧园区”,有的动辄规划很大,落地的寥寥无几;有的口号宣传很好,但只有孤零零的几座建筑;当然,也有些正在实施项目的园区,但距离“智慧”两字实在有些远。
智慧园区到底该怎么前行?从天安云谷的实践来看,笔者认为,智慧园区的未来趋势将会是创新运营模式,智慧园区将会从传统的划区租地,功能划区等转移到园区的运营上来。如何把园区内部的企业、园区方、周边配套商业和园区内的所有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帮助园区企业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这才是智慧园区的最好出路。
华为—天安云谷背后创新的技术积累
说到智慧园区的创新运营模式,不得不提到的就是ICT技术。在智慧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处处充斥着ICT的身影。薛桐说:“我们引入了华为这国际一流的ICT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他们不仅为智慧园区的运营创新建设提供了很好的顶层设计咨询方案,而且在软件开发、硬件集成、运营、运维、产品设备的提供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度合作。“
华为基于“云-管-端”架构打造的面向未来的智慧园区,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通过搭建园区管理支撑和应用服务支撑两大平台,重点开发数字安防、智能物管和智能办公三大应用包,为园区管理者及入驻企业提供便利,增强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通过上述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人员、车辆、环境、资产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从而实现园区管理的统一与和谐。
在数字安防方面,通过覆盖园区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入侵报警联动,当发生非法闯入时,系统自动将报警信号和视频发送到移动客户端或指挥中心,监控台确认后按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声光报警,或启动应急预案,使事件得到及时处理,园区安防等级得到提升,企业的资产和人员的安全更有保障。
在人员管理方面:基于一卡通实现一站式人员管理,“一张卡”代替员工身份证、工卡、钱包、钥匙,亦能对访客进行全面智能化管理,包括车辆管理、门禁控制、路线指引、物品存放、就餐购物等,为园区业主和访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在车辆管理上,视频自动识别,免刷卡自动出入,提高通行效率和安全;精确车位引导系统,实现停车场的高效管理;违法停车管理有效解决园区乱停乱放现象;车辆行驶引导及轨迹跟踪,保障企业物资安全。
在绿色节能管理方面:通过绿色机房和云计算/云桌面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IT能耗及GHG排放;基于AMI(高级计量系统),依托数据网络实现对园区内重点区域、重点设备的能耗监测、能效管理,实现绿色节能。
综合管理:对各个业务子系统有效集成衔接,提供统一用户接入门户,给园区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提供直观、简洁、方便的管理操作。
智能办公: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套餐业务,包括桌面云、统一通信、呼叫中心、融合会议及信息驿站,使企业摆脱信息化建设的负担,实现拎包入驻。
薛桐最后说:“天安云谷无论是现在的园区管理还是园区服务,或者是未来的智慧园区创新运营模式的新探索,都离不开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支持。我们期望运用华为强大的ICT基础设施能力,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商业与运营模式,为中国广大的企业服务。”
当笔者做完采访走出园区坐上班车,正好又碰到韩小伙。他兴致勃勃过来和我打招呼:“今天收获很大,这个园区真的称得上智慧,对我创业来说非常方便。我准备回去之后将办公室搬迁过来。”我回了个微笑给他,此时,晚霞正绚烂!
--全文结束—
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释放个人潜能,丰富家庭生活,激发组织创新。华为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推动世界进步。华为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由员工持有全部股份的民营企业,目前有18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华为官网:http://www.huawei.com
了解华为在企业市场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enterprise.huawei.com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 @华为企业业务 :http://weibo.com/hwenterprise
更多数字化转型故事,请访问:http://e.huawei.com/topic/leading-new-ic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