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大数据 频道

云原生时代到来,KubeSphere容器平台有看点

对于云原生,圈内的人应该都耳熟能详了。与之相关的关键词,如拐点、产业井喷、数字变革、数字化破局、新一波的技术红利等等,被越来越多的厂商和用户关注。

那么,如何将现有的业务架构迁移到云原生架构之上?我们可以从青云科技容器平台产品负责人于爽最近的一次媒体分享中得到一些启示。

于爽一开场就表明了观点,未来的软件一定是生长于云上。 

 “云原生”迁移势在必行

       既然要进行“云原生”的迁移,那么首先我们有必要来说说什么是云原生。

       云原生的概念最早开始于2010年,在Paul Fremantle的一篇博客中被提及,他一直想用一个词表达一种架构,这种架构能描述应用程序和中间件在云环境中的良好运行状态。因此他抽象出了Cloud Native必须包含的属性,只有满足了这些属性才能保证良好的运行状态。当时提出云原生是为了能构建一种符合云计算特性的标准来指导云计算应用的编写。

       而于爽的话则来得更为直接并且易于理解,云原生实际上就是在定义一条能够让应用最大程度利用云的能力、发挥云价值的最佳路径,也可以理解成一套指导软件架构设计的方法论、工具或者说最佳实践,可以使得开发的软件和“云”能够天然地集成在一起,发挥出云的最大价值。

       如此美好并且极具价值的描述,相信不少人已经被说服,但是,如何实现云原生呢?云原生工具链很复杂,整个生态很庞杂,对于用户来说一个抓手的出现是当务之急。目前来看对于云原生而言,容器和K8s就是最好的抓手、最简单的抓手、最便捷的抓手之一。现在K8s已经是标准了。一个公司里,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只要有IT部门的,熟悉云原生、Docker、K8s已经成为共识。

       一项来自国内的云原生实践调研报告中显示,21.7%的受访者中将云原生技术应用于核心业务生产,30.6%用于边缘性业务,这个比例在欧美发达国家应该会更高。这些从趋势层面验证了云原生方向的正确性。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是最终客户,要去评估云原生能否带来足够的利益,降本增效,获得的价值变得更好,确实带来实际的回报;业务部门,关注的是我在使用了云原生、容器、K8s、微服务等技术之后,上线时间是否可以从一个月有了大幅缩短;开发部门关心的是通过云原生、容器、K8s是否达到更高质量的交付,效率是否提升。

       短短三年,KubeSphere屡获市场认可

       熟悉KubeSphere的用户都知道,它是青云科技在2018年孵化的容器平台,一开始就完全开源。其目的是基于K8s为内核的企业级分布式多租户开源容器平台,提供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以及向导式操作方式,在降低用户使用容器调度平台学习成本的同时,极大减轻开发、测试、运维的日常工作复杂度。

KubeSphere从一开始就是走全球开源的路线。从2018年到现在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经过三年的迭代,KubeSphere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于爽透露,人行、光大、中移金科等商业客户都选择了KubeSphere的商业版本,因为在客户看来,虽然KubeSphere是一个产品,但其实给客户带来的是一个云原生团队。客户选择KubeSphere,其实是选择了一个标准——K8s容器标准。

今年五月,青云科技旗下自主研发的容器平台KubeSphere 3.1.0版本正式发布。新版本主打“延伸至边缘侧的容器混合云”,通过集成KubeEdge,拓展“边缘场景”,可帮助用户加速实现云边协同,在海量边、端设备上完成大规模应用的统一交付、运维与管控。同时新版本增加了“计量计费”功能,可帮助用户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平台资源消耗,让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本更清晰。

于爽表示,现在青云科技的公司定位就是端到端的云原生服务提供商,除了KubeSphere外,包括其数据库产品线、存储产品线都在往云原生这套基础架构上改造和迁移。在即将举办的CIC(Cloud Insight Conference)2021云计算峰会上,青云科技将发布端到端的云原生战略,同步KubeSphere及其他产品线云原生的最新进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