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云计算的上半场,互联网企业占了上风;那么,在云计算下半场,行业云将成为主角。这也是近五年来,行业云发展势头猛进、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最根本原因。尤其在后疫情时代,随着企业数字转型步伐的加快,行业云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深化的业务场景渗透。此种背景下,云计算现有格局或被改写,得行业云者得天下,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那么,作为早就具备行业云实战经验的紫光云来说,到底如何看待行业云发展现状?
行业云主控云计算下半场
“用户的关注点在不断上移,从之前的基础设施IaaS,到后来的PaaS,再到SaaS,开始更多关注业务价值。” 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副总裁柳义利,在近期媒体沟通会上,重点分析了行业云最新变化。
▲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副总裁柳义利
当行业云的社会价值逐渐放大,企业对于云和数字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紫光云的发力点也有了明显变化。
首先,围绕着业务维度进行技术增强和补充。虽然,ICT一直是紫光云的基础能力,但是只提供IaaS或者PaaS平台能力,不足以打动或者兑现客户的数据价值。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全栈云的需求,紫光云选择和更多生态合作伙伴一起深耕行业。通过生态伙伴加上紫光云自身的云与数字化能力,共同承载关系国计民生的业务。
其次,技术创新重点是“云数智”三维能力。在数字化转型的早期阶段,行业用户只能在智慧城市、智慧教育领域感觉到“用数”,但其实数据已经在各个行业铺开,并且都建立了数据平台。尤其对于政企行业来说,更需要通过对数据的拉通、治理、挖掘,兑现数据价值,最终为业务创新提供动力。可以说,从过去上云,到实实在在用数阶段,数字化变得越来越重要,行业创新正围绕“云数智”展开。
其三,云服务是大势所趋。在早期基础架构建设阶段,销售模式以产品为主,很多时候是客户自己负责运维。现在,基础架构已实现云化,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转向云服务采购模式,后期的运维成为一大挑战。其实,紫光云在刚成立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趋势,并且重点打造了云服务支撑团队,能提供更专业的技术能力,可满足云服务过程中各种需求。
以政务云为起点打开市场
问题是,行业云市场空间无限宽广,不同云有不同建设模式,从方案落地角度看,紫光云如何去布局?答案是,从政企行业开始,打开行业云市场!
“政务云市场一直是紫光云的强项,几乎一半新的政务云项目紫光云都参与其中。”柳义利介绍道,紫光云政务云市场发展非常快。从今年年初开始,紫光云陆续承接了多个省市的政务云,此外,包括面向煤矿的云、面向金融的云,都由紫光云签单并进行业务价值呈现,这也是紫光云为什么保持高速增长的最根本原因。
在行业云这个赛道上,紫光云的打法一定不是全行业,而是重点聚焦政企市场,然后再细分子场景,打造SaaS、PaaS到IaaS的全栈云能力。为什么要重兵部署政务云?不仅因为这个行业需求紧迫、市场体量大,而是政企行业更具前瞻性,应用分层和规划更加完善,比较容易标准化,与紫光云的服务能力刚好匹配。
针对政务领域,包括像医保、人社这种业务,已经有了深厚的行业积累,甚至形成自己的标准,比如:医保HSAF国家标准。基于行业标准,不管是SaaS应用,还是 PaaS以及IaaS云厂商,提供的服务都有相对标准和规范的接口。此种背景下,基础设施提供商要做的事情就会相对简单,更容易提供规模化服务,比如:可以把PaaS、IaaS以及数据库能力,更好地与医保系统对接。
同时,数字政府相关的应用,也与紫光云提供的服务比较匹配。比如:数字抗疫系统,不仅需要SaaS服务,更需要底层应用的快速打通能力。紫光云在全国政务云市场有几十个“根据地”,凭借智慧城市相关技术积累,可以提供应急应用解决方案。即便某些细分领域的发展进程还处于早期阶段,比如:工业云、建筑云、水利云,还未形成规范,紫光云也可以基于PaaS、IaaS等能力,打造出一个完整的平台,把服务做好。
从最终结果来看,数字化转型对各个行业的企业,尤其是政企行业,带来了正向推动作用,会进一步缩短供应链,实现销售链条扁平化,进而实现数字化的闭环设计。紫光云属于数字原生企业,原本就属于第一梯队,所以在政务数字化,包括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等领域,能提供更成熟的解决方案。
合营云借生态力量开花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紫光云不止在政务云市场做出一番成绩,在医疗、教育领域,包括大型的国有企业,也一直走得比较靠前。另外,紫光云也在探索一些新的合作模式,比如:合营云。
“从技术层面看,所有的数字化转型其实都包括在上云、用数、赋智范围内,而云是紫光云的强项。”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解决方案部部长、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副总裁唐元武强调,在底座层面,紫光云公司+新华三可以发挥1+1>2的效果,因为云本身就是ICT融合的结果。而所谓的“用数”,其核心是大数据,背后的逻辑在于如何把数据打通,让数据产生价值。
“赋智”,指的是紫光云一直在探索数据价值,但要想体现数据价值,需要应用来承载。换言之,数字化转型成果一定会被人所使用,而人的使用并不是底层的数据本身,而是数据应用本身。所以,赋智中的“智”,其实就是智慧化应用,但不是AI,AI是一个技术逻辑,而应用是最终的价值体现。其中,应用本身的最大挑战不是研发,而是对行业的理解和积累,这需要和生态伙伴去合作,因为没有一家厂商能够覆盖所有应用。
目前,在政企市场,紫光云推出的合营云模式,在各地的行业和政务云建设过程中,和当地的运营商合作,共同推进行业的云服务落地,以城轨行业为例,在解决方案落地过程中,不只在公有云上提供几个云主机、云存储就能搞定,还有一些特殊技术要求,比如网络组合能力,还有一些存量纳管需求,这时会以紫光云提供的服务为主,然后和当地运营商形成合营模式。
除了运营商,紫光云也会和大数据局形成合营云。虽然,大数据局有特定用户,但本身需要专业的合作伙伴提供技术能力。另外,建设一朵云和运营一朵云的逻辑完全不一样,建设一朵云,建完就可以了;但是,运营一朵云,需要把云当成一个服务卖出去,这需要一个专业公司去承载,去持续迭代,能打通应用的各个层面。所以,只有两家公司联合起来,才能解决云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
综上而言,合营云是政务云领域一种公认的合作模式,这种业务与技术紧耦合的方式,一定是大势所趋。
分布式云走向大众视野
关于行业云落地问题,还有一个概念值得我们重点关注,那就是分布式云。
当云计算的竞争从公有云、私有云转移到同构混合云之后,分布式云开始走向大众的视野。分布式云这个概念最早由Gartner提出,是指公有云的服务在往下走,具备随意部署的能力。如何理解呢?说白了,就是公有云不只有一个中心节点,还有其他N个节点,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任意部署,这是原始概念。之后,随着云业务的深化发展,分布式云逐渐转变成云能力的一个特征,所有云都应该具备构建分布式云的能力,也刚好符合行业云发展需要。
分布式云的本质是,技术架构进步带来了位置的无关性,人们不管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行驶中,用的不管是手机、移动电脑还是PC,都可以正常进行生产、生活。在分布式云技术推动下,上云、用数和赋智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共识。紫光云对分布式云的解读是,任意位置,任意应用,任意规模。紫光云的分布式云,在哪里都可以放,所有应用都可以在上面跑,包括单体应用、云原生应用等。无论是边缘云最小一个节点,还是边缘站点三个节点,或者是5000台服务器规模的一个数据中心,然后把几个中心点联合起来,达到上万台机器,紫光云都可以提供服务支持。
“横向扩展、纵向延伸”,从行业云整体发展来看,紫光云在2022年更多是纵向发力,在每个行业实现能力叠加。未来,紫光云在行业云的策略,更多是横向扩展,通过深化行业细分服务,助力更多客户走向深度用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