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之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支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还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ESG的报告揭露还不是强制性要求,那么2023年欧盟正式宣布碳关税上路之后,意味着“低碳减排”势在必行!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不仅关乎子孙后代,更关乎人类当前赖以生存的环境。比如:一个咖啡杯,过去所有的纸浆,是通过砍树、加工实现,如果要做5000个咖啡杯,就要消耗一棵树,代表18公斤二氧化碳没办法吸收。但如果我们使用的是生物基可降解纸杯,利用小麦杆或者是甘蔗渣来做纸杯,一年下来,一个20万吨纸浆消耗的工厂,就可以节省下12万亩森林,减少320万吨二氧化碳。
事实上,践行绿色经济,关注可持续发展,以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简称:阳光纸业)为代表的一些优秀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并取得成果了!
一家可持续发展引领企业
阳光纸业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制纸行业的“领头羊”,年产纸浆达230吨,所生产的产品服务于牛奶、啤酒、矿泉水等行业。另外,作为诸多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阳光纸业已经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那么,阳光纸业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ERP在企业扮演何种角色?企业为实现绿色经济目标,有哪些战略举措?这一切都与数字化转型有关!
“2018年,企业与SAP合作,进行了S/4 HANA的升级,之后公司把数字化平台做了统一管理。”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副总经理李金海表示,可持续发展其实是从数字化转型开始。
阳光纸业的数字化转型大概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20年之前,企业信息化主要聚焦在管控、成本、效率和供应链几个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比如:整个库存周转次数从2008年的4-5次提升到现在的14次,效率提升了3倍,客户满意度,从之前的70%提升到98%;第二阶段是2020年之后,用SAP ME产品从上游订单一直到下游生产线进行了打通,实现了从订单到执行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全覆盖,避免从订单、运营到生产执行的断层,让整个功能供应链变得更智能,更自动化。新系统实施上线后,企业进一步优化了生产线,减少了500-700个人,节约了6000万度电,实现近1个亿的效益提升。
绿色战略举措
聚焦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阳光纸业非常关注零碳和低碳产品、能耗以及ESG问题。
如前文所述,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绿色经济发展,使用的是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阳光纸业使用的麦秆制浆跟传统麦秆制浆不一样,中间没有任何污染,而且实现了自生产材料。阳光纸业和国际龙头啤酒企业合作,在山东和江苏种植了小麦,这家企业会把麦子拿去酿造啤酒 ,小麦的秸秆会被阳光纸业拿来做浆、做纸,再做纸浆,给这家啤酒企业做包装,整个体系是一个低碳、零碳以及一个可循环的过程,并且由BSI做了碳足迹的核查。
另外,造纸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涉及到水、电、蒸汽的用量非常大,所以企业非常关注节能减排以及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从2020年起,企业开始把废水回收利用率,从70%提到了现在的90%;在节能方面,企业一年能节约6000万度电;不断提升绿电的比例,包括光伏和风电,现在能达到整个企业的18%左右;造纸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包括废浆、污泥,这些现在通过电场做焚烧,增加固废的可回收率。
最后,在ESG报告方面,曾经也遭遇挑战。在香港上市,对ESG要求比较严格,关于环境和社会,看起来简单,但涉及的部分非常多,包括环保、能源、安全、HR,包括采购、销售、市场、财务、企业管理等等,差不多与十几个部门相关,协同协作比较复杂,编制的时间也比较长。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数据非常零散,基本以手工为主,一部分系统内有,一部分系统内没有,BSI在做碳核查的时候,大量数据模棱两可,没办法非常准确地提取到相关的数据。香港研究所,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规则和指引,内容比较清晰,现在公司基本参照着这个手册在做相关披露。
把碳数据融入到生产或者供应链环节
今天,阳光纸业关注的更多问题是:数据要透明,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把碳数据融入到生产环节,甚至影响到整个供应链。
具体的做法是:一、系统性地把整个碳管理管起来,通过碳排放、碳足迹、碳资产、碳交易提升碳管理能力。说白了,整个碳管理过程要系统性地把原来手工部分,包括零散分散在不同系统当中的数据自动管起来,能够保证整个数据可信、可控、可管理。二、降低碳能源指标。为了降碳,阳光纸业在2020年之后专门做了ME。目前发现,仍有一些需要继续挖掘和提升的点,尤其造纸行业是个非常高耗能的的行业,工艺非常复杂,通过与SAP的联合创新,还有更多改善空间。比如:与SAP合作,可以建立大数据模型,让整个工艺模型和工艺指标,包括整个设备的参数调优,最终提升工艺,降低成本,包括把碳能源的指标降下来。三、提升碳管理能力,向下游客户延伸。阳光纸业的下游客户主要是食品、饮料、牛奶、啤酒,这些公司目前也极力在推动碳足迹的核查。阳光纸业希望在做好自身碳管理的同时,想办法向下游客户延伸,帮助它们把整个行业的碳管理做起来。
阳光纸业在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举措,让我们看到以ERP不仅是企业数字化底座,更是撬动绿色经济的基石。数字化转型只有把ERP和低碳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