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通信行业成本压降影响,亚信科技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未达预期,整体营收为25.98亿元,同比下降13.2%。好在有三大增长引擎业务做支撑,尤其是AI大模型交付业务表现强劲,使得亚信科技保住了整体业务基本面的稳健运营,预计全年利润将优于去年。
扭转业务挑战,为ICT业务注智提效
“为了应对ICT业务转型挑战,公司多管齐下,通过AI工具提升效能、强化集中采购以及搭建一站式公务消费平台、优化人员结构等举措,支撑整体业务稳步回升,收入降幅显著收窄。” 亚信科技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高念书,在近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对公司上半年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对公司下半年发展充满信心。
过去半年,通信行业继续保持降本增效态势,使得亚信科技未雨绸缪,提前做出了新的部署。虽然,通信行业依然是亚信科技的根基,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但必须积极寻找新的出路,以应对传统业务收入下滑带来的冲击。
2025年上半年,亚信科技 ICT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1.18亿元,收入同比下降14.7%。为了让传统业务“止跌回稳”,亚信科技在不断调整策略,探寻新的路径。
首先,持续推进AI+。基于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亚信科技开始全面推进“AI+”策略,为BSS和OSS业务提效注智,以拓展新客户、新项目。目前,由AI+带来的运营商客户项目已达到48个。
其次,推动组织架构变革。亚信科技也在持续推进组织形态从“橄榄型” 向 “金字塔型” 转变,从源头上降低交付成本,并利用大模型等新工具赋能内部运营 。另外,为了让非通信行业客户也能更好地理解亚信科技的业务体系,公司把 BSS、OSS业务、MSS业务统称为ICT业务。
其三,拓展政企市场。亚信科技也在与运营商携手,共同拓展政企市场,比如:在数据治理、可信数据空间、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低空经济等领域展开合作,打破传统业务的“天花板”。
值得一提的是,通信行业增长放缓,运营商加大成本控制,只是整体业绩下降的一方面因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垂直行业回款比较慢,虽然订单已经签了,活也干了,但收入并没有统计进来。所以,整体看,下半年业绩会大幅好转,有望达到全年目标。尤其是大模型业务板块,可以说是获得了 “爆发式”增长。
“三大增长引擎业务”表现不俗,AI大模型爆发式增长
作为“三大增长引擎业务”之一,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收入约为人民币0.26亿元,同比增长76倍,市场需求旺盛。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和数智运营业务被称为是亚信科技的三大增长引擎业务。其中,在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板块中,公司已签订单金额约为人民币7,000万元,同比增长78倍。
亚信科技在大模型领域获得快速增长,首要原因是公司拥有一整套大模型工具集和方法论,以及拥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交付团队。
在亚信科技大幅提升大模型交付效能背后,有三大核心工具集在支撑:
1)灵芝系统,对标AIP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平台;
2)石斛系统,对应Apollo运维与安全管理架构;
3)龙骨系统,覆盖Foundry数据治理平台。
正是这三大标准化工具能力,形成了完整的大模型交付生态。从数据采集到应用生成,可以一站式完成大模型交付。如今,这三大系统已历经多轮项目迭代,支持从模型训练到部署的全链路流程,并由一支400人规模的专职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涵盖交付实施与工具开发双线并进。
亚信科技在大模型领域增长态势良好,除了在工具集能力的深度部署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阿里云等基模厂商的生态合作。例如,亚信科技是阿里云AI大模型星河计划的合作伙伴,与阿里云累计共同建设近百个项目,打造出众多大模型交付标杆案例,商机储备充足,可以规模化实现大模型的产业落地。
基本盘保持稳健增长,全年利润有望超越去年
从亚信科技上半年整体业绩表现来看,亚信科技全年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整体利润有望超越去年。虽然ICT还会继续下行,但亚信科技会把签单的节奏加快,把下行指数努力控制在个位数。
在大模型应用与交付方面,亚信科技会继续加大部署力度,确保全年有2-3亿的订单量,让公司整体业绩超越去年水平。
未来,亚信科技除了在大模型业务上持续沉淀,5G专网也是一个重要增长点,全年营业额目标是4亿元订单。为达成这一目标,除了在核电、新能源、矿山等行业做深做强,还会进一步拓展电网、石油石化、机场、港口等市场。与此同时,数智化运营业务的表现也优于去年,未来将通过“场景+AI Agent”的方式,帮助客户提升效能、创新产品,打开价值运营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