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资讯】云计算、云手机、云视频、云存储、云安全、云服务。。。整个业界都在做“云”。云概念虚不虚?还有人问:“大家都在说云,但是谁把云说清了呢?”这篇对话文章是微软在云计算领域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在率先走入云计算的几大公司中,微软与谷歌的做法有何不同?鲍尔默强调:微软的概念就是要快,但不要赶(Rush)。
对话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
“相比IBM,微软更加前卫,而相比Google,微软在私有云方面有很大举措,而Google只有公共云。”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如此分析微软与谷歌、IBM在云计算领域的不同之处。
“云服务做得再好,还是需要‘端’体现应用,就是用户体验,要做到云端共赢。”谢恩伟也阐述了微软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云计算理念。
在云计算尚无统一标准的今天,云服务到底应该如何建设?
对于国内众多城市的“云计划”,谢恩伟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云计算建设已经步入正轨。但是,“如果云计算中心不能够以经济学的角度去规划、去建设,容易出现投资过剩。”谢恩伟如此说。
云端共赢才是方向
时代周报:无论是微软、IBM,还是谷歌,各厂商所做的云计算都不同。微软为何会特别强调“云+端”的云计算发展理念呢?
谢恩伟:微软自进入云计算领域当中,就一直在强调云+端架构概念。云服务做得再好,还是需要端体现应用,就是用户体验,否则很难,这个工作会一直延续。举个例子,中国正在大力推物联网,我们跟客户做方案的时候,很多都是用“云”的结构做物联网的事。事实上,物联网就等于“云+端”,云提供这样的服务,端可以享受这样的服务。未来,云计算应该是“客户端+在线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趋势。
时代周报:现在业界的注意力似乎更集中于“云”上,认为云时代只需要简单的“端”,是这样吗?
谢恩伟:到了“云”的时代,不需要有智能的“端”,这是一个错误。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所拿的“端”,原来比较单一,就是PC;而现在,智能电话不仅没有停滞,反而越来越先进了,对于不同技术的支持,对于不同的标准、场景支持越来越强。事实上,“云”的时代对“端”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时代周报:目前各地政府大量投资云计算,甚至希望云计算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但如此大量的投资,会不会形成重复建设?
谢恩伟:这首先是一个好现象,政府、企业对云计算的重视,会推动整个产业发展。但让人担忧的是怕形成云计算中心的泛滥,缺乏很成熟的布局和规划,会导致因为短期利益而影响持久的发展模式。因为云服务的核心特色之一就是跨地域的服务,很难说中国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云中心。
时代周报:如何才能让云计算建设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