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国复制,走向统一电子政务平台
民生服务云整合社保、医疗、公共缴费等多项系统应用,通过自助终端延展政府部门的办公范围,真正从实际上支持了政府关于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政策。谈到“福建模式”是否有可能在全国复制,古培坚信心十足:“福建模式”一定能在全国范围复制,但是难度很大,需要顺势而为。易联众的业务已经覆盖到了全国好几个省,涵盖医保、金保、金农保等多个工程,当一件件事情推进落实后,结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然而古培坚也坦言,在民生服务云的推进历程中,易联众也遭遇多个难点,而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整合。民生服务云最大的特点在于政务互通,需要多部委之间的协同。以之前建设医保系统、金保工程为例,卡的规划部门通常是发改委,主体应用部门则往往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医保机构,银行则是出资人的身份,此外还需要和公安部门协调,提供二代证采集信息、居民照片信息等,从而实现社保卡与二代身份证相匹配关联。整个过程中,需要与六、七个政府机构打交道。
而构建民生服务云情况就更加复杂,易联众初步估计了一下,构建民生服务云过程中需要和政府18个不同的部委打交道,甚至包括气象局、卫生厅、农委等等,还不包括这18个部委的不同下属单位。“构建民生服务云的过程中,技术上已经不是最大的瓶颈,但是要把各种功能用起来,并推到一些边远的地市,行政上的一些问题才是最难解决的。”易联众副总裁黄文灿深有感触。
“目前国家的电子政务体系纵向的每一条线建设的很好,但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省与省的层面还缺乏整合。”范宇谈到:“任何一个民生项目牵涉的委办局等机构都极为众多,而且各个政府部门各自为政,重复投资建设一些小规模政务云的现象实际上非常普遍,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就缺乏整合的服务平台和管理机制。应该由政府提供一个综合平台覆盖老百信所需要的大部分服务。”
同时范宇还提到,除了云的建设层面的问题外,还有对云的监管和管理问题,包括对公共云和私有云两方面的监管,其中安全性是监管问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
范宇认为未来的电子政务平台必将走向一个统一、整合的平台:“银行系统已经实现了全国统一,社保也会发展为全国统一。首先是各省会统一各自的子系统,然后实现全国统一。整合的综合政府服务平台还可以复制到税务、医疗等行业,包括建立以省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档案、电子病历等等。而这一套整合的公共设施平台后端必须是一个极大的信息化平台。”
范宇谈到的统一政务平台实际上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经开始正式制定《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质量规范》国家标准,针对全国范围内社保卡实行统一管理:不再出现自编号,统一以身份证号将作为社保卡号,并终身不变,跨地区转移就业社保接续障碍有望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