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进入2022年,有必要回顾一下2021年的网络安全趋势,以形成可能的最佳技术实践。通过检视 2021年出现的新的和不断演变的安全问题,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塑造 2022 年的安全实践。让我们深入探讨是什么让2021年成为网络安全史上风险最高的一年,以及
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的一个事情就是网络攻击,维护云服务器的安全是大家都特别重视的事情,因为如果云服务器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网站业务。那么企业该如何保障云服务器的安全呢?有哪些保护云服务器安全的策略?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三个常见的策略。
未来一年,企业和机构可能会将更多服务转移到云端。据ITProPortal称,到 2022 年关键 IT 领域 28% 的支出将迁移到云端。基于云的服务的增长将影响 1.3 万亿美元的 IT 支出。作为回应,企业领导者需要注意保护他们基于云的服务。网络安全网格、
业界对零信任的关注与日俱增。IDG《2020年安全重点研究》中的数据表明,40%的受访者主动研究零信任技术,相比2019年的仅11%可谓是飙升;而18%的受访企业已经部署了零信任解决方案,这一比例是2018年8%的两倍还多。另有23%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一年里部
2021年将被记住,因为这一年勒索软件团伙将注意力转向关键基础设施,尤其是围绕制造业、能源分配和食品生产的公司作为目标。仅仅是Colonial Pipeline的勒索软件就导致了5500英里的管道关闭,因为人们担心对其IT网络的勒索软件攻击会蔓延到控制分配燃料
去年3月,元宇宙概念股罗布乐思(Roblox)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5月,Facebook表示将在5年内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2021年,元宇宙无疑成为了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虽然它只是一个想法,但发
很多企业在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方面的工作,很难跟上新兴科技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选择上云等途径,实现数据的安全。但是,上云依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适当的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网络威胁依然会造成风险。
TrojanSourceFind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漏洞检测工具,该工具可以帮助广大研究人员检测源代码中的Trojan Source算法漏洞。
许多组织选择通过多种方式共享网络威胁情报(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 CTI)订阅各种信息源,其中包括妥协指标方案(Indicators of Compromise, IOC)。在当前市场上,威胁情报最普遍的使用场景是利用IOC情报(
目前,包括新华社、中国银联、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都已经推出了基于DDC/NFT技术的数字藏品,可以预见,随着对DDC技术理解的不断加深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机构加入DDC产业的快车道,产业规模还将不断壮大。DDC网络将秉承共建、共治
近日,瑞星公司发布《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报告》,该报告综合瑞星“云安全”系统、瑞星安全研究院、瑞星威胁情报平台、瑞星客户服务中心等部门的数据与资料,针对恶意软件、恶意网址、移动安全、企业安全等领域作出详尽分析,并对未来网络安全趋势提出建设性观点。
近日,数世咨询正式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指南》报告,对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进行了分析。三六零集团旗下的360政企安全集团实力入选该报告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平台能力点阵图,并在应用创新力及市场执行力等方面表现突出,彰显象限领导者实力。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CDN是构建在网络之上的内容分发网络,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
据权威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发生DDoS攻击约 540 万次,同比增长11%,据估计,2021年整年DDoS攻击次数将创纪录地达到1100万次。其中超百G的大流量攻击次数在上半年就达到了2544次,同比增长50%以上,大幅高于整体攻击次数的增长幅度。
2022年1月20日,国际知名第三方网络安全检测服务机构——赛可达实验室发布2021年度赛可达优秀产品奖(SKD AWARDS)获奖名单,腾讯、阿里安全、奇安信、瑞星、深信服、安恒信息、知道创宇、TEHTRIS、亚信安全、CloudWonder 嘉云、CHOM
笔者作为某公司的安全开发独自一人负责安全运营平台的开发,经过数个月的折腾以及其他安全同学的合作,目前该平台已经运营了几百个安全漏洞以及一些安全事件,其它一些安全能力也在慢慢地接入中
IEC62443是国际公认的工控安全领域的黄金标准,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和ISA国际标准化协会联合制定,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运维商、业主、设计单位所采用,以确保其产品、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网络安全。近日,经过国际知名检测认证机构德国D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仅在2021年上半年,中国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数量约2,307万个、比2020年同期增长约492万个,日均传播次数达582万余次,涉及计算机恶意程序家族约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