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刚才方建国先生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他们公司目前一个IT环境,虚拟化以及数据中心的管理状况。微软方面吴斌先生,能不能针对这套系统给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之类的?
吴斌:我刚才听了一下,我觉得可能有几个地方也许可以改善一下或者是提升一下。举一个例子,我们刚才描述的过程中,明显的可以感觉到另一点,我们现在虚拟化用的非常好,我们基于这个虚拟化之上,我们对所有的机房设备、网络设备、安全都进行了很严格的控制,也有很多的解决方案。对于一些遇到的问题,你也提了一些自动化的解决应对方式,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一个特征,比如说监控,还是传统的IT的方式监控,还是单体监控,所以在我脑子里,刚才讲完以后,我会描述出传统IT的机房监控室,有很多的屏幕之后,有各种监控软件都放在那里。
我一般举一个例子。假设一个路由器的端口坏了,这个端口会报警,专门的监控软件都会报警,请问到底会影响到哪个业务系统呢?因为这个东西代表着什么含义?这个判断,这个报警出来之后到底谁来判断,必须有资深的管理人员,他的脑袋里面,因为经过长期积累之后会判断出来,我这个端口是哪一台服务器插上,跟哪一个业务系统,再跑到那台服务器上。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点,我在描述这个方案的时候,这个有经验的经理,维护的人员他说,这个端口跑是哪一个服务器,哪个服务器有什么问题,既然有这个想法,实际上我们可以作为自动化的验证,它是一个逻辑关系,既然我们停在大脑里面,实际上可以留在IT系统内的,未来的时候,在监控的时候,发现那个网口一断的时候,就知道它影响哪一个服务器和业务系统。
在私有云里面,微软一般推荐的是应用服务为核心,把所有的监控串起来,而且串起来之后你会发现一件事情,不是一个专有的厂商的监控软件可以干的事,通过买一个产品监控软件把这个全干了,微软的SCOM有这个特征,但是有些厂商,有些客户要求的更严格,我们可能就有一种现象,容易的我们可以用SCOM来做,基于服务方式,把整个的相关的全部连在一起,包括空调和整个的供电全部可以看到。但是你也可以把所有的监控软件和管理软件扩展开发,形成你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的那个专业的监控体系。平时可能就是缩成一个图表,打一个对勾,绿对勾,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时候,一显示下面一排,你很快的可以找到这个问题。
微软想说的是,私有云里面的核心是基于服务,其中一点是我要基于应用的视角,去监控这个应用是不是能够正常对外提供服务,凡是能够影响它的我全监控,所以是这么一个过程,这一点不仅是让我们方便,而且最重要一点,它把以前所有的IT人员的管理经验都能留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每个人都总结经验,这个经验人他走了离职了,就丢了,我们可以通过私有云的概念,可以把他的经验固化到系统里面,他走了以后,新的员工来了以后,他照样可以看懂这张图,照样能够解决,而且旁边可能报警的时候,会不断的积累知识库,再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些东西知识库后面对应的是自动应对方式,出现了问题,服务,出现停机了,我马上一条指令出来之后,自动的脚本一运行,那边的服务就重启,尝试启动四五遍之后发现是有问题的,我赶紧报警,这个规则是有的,我刚才描述的这个规则大家很容易理解,但是这个规则并没有实现到IT系统内。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流程自动化,以及基于服务的监控方式,可以组合,未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的管理经验都会固化到IT系统里面,这样我们IT人员会腾出很多时间做别的事情,所以它的维护成本就会下降。
还有一件事情,举一个例子,因为我对我们商业这部分不太了解,你在商场里面一些员工,比如说查库存的时候,你这个鞋有没有?一般都跑到POSS机上,一查,我看库房里面可能没有,也许未来得时候,可能每个想要关注的东西,因为营业员角色不一样,可能关注的不一样,可能自己也有手机,那里面有自己的应用,有人喜欢查库存,就可能从你提供的各种应有服务里面,把查库存的这个东西下载在手机上,有人问的时候,可能从手机上一点这个应用,现在还有一双,你等我。
我们现在这种个性化应用程序开发时候,我有一个门户网站,那个里面都是一块一块的自己来调,这是个性化门户,但是你可以看到现在智能终端已经流行之后,这种方式已经是一个特征,而且是在终端。你可以看到,我就是这样,看邮件,回邮件,看信息,跟人沟通,全部是在手机上,而不是在PC机上,这也是一个趋势。有可能未来你提供给每个商场任何人的行为都是不一样的,你未来实际上我们可能提供的云是什么?有一个门户或者有一个SCOM,这个SCOM是我能够提供给所有商场里面的不同角色的人,不同的应用服务,这些服务就跟智能端上的SCM是一样的,你可以查,你查完以后,你想要哪一个,你就把它部署成你自己的智能终端上就可以了,这种个性化要比我们刚才说的移动门户网站上要更新鲜一些,而且更人性化,这个是我想强调的一点。现在的IT变成了一种消费时尚。
我们原来的IT是高科技,躲在后面的,你要装个WORD,你要装个PC机,对不起,你不敢碰,普通的员工不敢,我来给你维护。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消费IT,你这个技术不错,我拿来用,智能终端不错,上面有些软件我觉得不错,我就下载下来就用了,这种行为现在也是趋势,所以这种消费IT是一种明显的方式,我在体验我的IT,给我带来的方便。而原来的方式是说,我IT人员是作为一个管理,在后面支持你,有一个明显变化。
消费IT,用户不断的体验IT带给他的方便,他会夸IT,现在流行有些地方说IT是时尚,有些设备是这样,原来是说出了问题才找IT,说你IT怎么给我搞的?所以说IT作为一个SPOT在后面支撑的时候,就会落得这么一个结果,因为根本不知道,因为他认为IT太高深了,不敢碰,遇到问题一定会想到IT人员。如果变成跟我们一样,IT跟你是平的,你在享受我给你带来方便的时候,感受就不一样了,但是带来方便怎么带来,就是属于自助式服务的方式。这种自助式服务方式怎么体现,其实描述到这里的时候,我们脑海里面就会想到一些,哪些应用程序可以变成这种形式给他来用,就很方便。
还有云是什么?我们现在虚拟化的已经在这里了,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设想一下。是不是会给每个厂商里有一朵云,一个独立的云的环境,因为每个厂商有可能行为不一样,它对于IT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也许有些厂商做促销,一些厂商不做促销,所以说它的服务器的压力会比较大,所以这朵云自动的扩展,这朵云可能会缩,就是云的环境。所以说它是一个平衡体,在不断的变化,这可能也是未来我们在虚拟化之上再进行完善这一部分的时候所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体现一个什么概念?我们现在虚拟化是停留在是说把物理服务器变成虚机,但是实际上还是服务器,所以你管理它的时候,还是管服务器的方式管,所以虚拟化数据中心,我们微软定义实际上还是传统IT,因为你只不过是把它的物理服务器变成虚拟机了而已。真正的变成什么样子,现在我们微软推荐的叫做“应用集中控制”。什么意思?你未来的虚拟化之后的应用系统是由一组虚机构成,而且一组虚机有一定的规则。
比如说你刚才说的,BS结构,数据库在后面,中间件也在后面,压力大的时候,中间件也有可能扩展,在前期最容易扩展的就是虚机,它由于压力大,它会自动变,小的时候自动缩回去,你要部署未来的时候,我相信你会做出一堆虚机模板,然后布置上去,但是那些规则没有地方用。
所以未来应用服务是一组模板加规则形成的。微软现在在System Center2012里头,它也提供一个概念,就是服务模板,它会形成一种虚机模板和一组规则在里头。你到底是遇到压力到什么时候我扩展,然后虚机到底扩展到最大是多少,你压力变小缩小到多少?然后再最大,到达极限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预警?你可以设这个规则,然后当它到达最大极限的时候可以预警的情况下,你可以和我们微软的自动流程那个配合,它会去监控到这个预警,触发你后面的自动应对,也许你后面的规则上定义说,我还可以强行再加一个虚机,因为它压力很大,你可以制定规则,这些规则会变成自动流程,固化了你的流程引擎里面的东西,它一碰这些信息的时候,就会做这件事。
所以你会看到自动化流程引擎这件事情也很重要,它把你刚才的一些想法梳理了一下,梳理完了之后变成一种所谓的应对规则,这些应对规则大部分是可以自动化,就会变成一种自动流程固化在你系统里面,没有云这个概念的时候,没有这种建议的时候,实际上很少有人把这种规则和规范进行有条理的梳理。这种有条理的梳理在什么时候才能发生?在你以后对IT提供服务承诺的时候,我承诺你用户你的应用程序,二十四小时之内不宕机,我还喊出各种指标,我数据不丢失,我可以喊各种指标,当你想喊出这种指标的时候,你就该考虑,我敢不敢喊这个指标,我为什么要喊这个指标,不去喊别的指标,当你喊这个指标的时候,实际上你会发现,你是在定义自己对外的承诺规则。这种承诺实际上后面是对应着一堆规则的,我敢这么承诺因为我有一套解决规则应对这个承诺,当你开始梳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有条理的梳理这条规则,而且你会发现这些规则里面有一大部分都是可以自动化的,然后就会固化到系统里面,形成自动流程。
所以对外提供自助服务时候是一种手段,帮助大家装,我去承诺这件事情的时候梳理这个体系。现在传统IT没有这个梳理方式,而且用户也不知道你能给我提供什么,就像你刚才讲的我要服务器你给我,我原来可以告诉你,我们是可以这么做,我可以提供给你服务器,你提供服务器的时候,我有三种类型,第一你给我,第二天我就给你,第二种是说我给你,经过我的判断之后,一个礼拜之内准能给你,因为规模不一样,他就会挑,我挑这种类型,所以最后变成什么了?变成一种合同。可以设定双方的期望值,IT人员说我能做这个,所以我承诺了,我给你看了,那边用户说你能提供这个服务,这个服务,这个服务,这个是我想要的。所以期望值也会固定下来,他不会对你期望太高,因为他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他选了,所以他对这个期望值有正确的认识,所以这个自助式服务的承诺方式,实际上会改变我们传统IT和IT消费者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
因为你提供SLA,你又形成各种规范,这种规范又会固化掉,又形成自动化,我想表达一个意思,它会帮助你把你的IT整个的提升一个档次。
方建国:服务水平等。
吴斌:对,整个的全部优化一遍,原来这种东西是没有一个契机让你优化的,所以我觉得微软私有云可以帮大家做这件事情,微软好处是在于哪里?微软实际上是一个平台厂商,不是专有厂商,所以它提供的产品,包括System Center2012里头的东西都是平台,可扩展的一个平台,因为它只提供框架,提供大家通用的,经过实践调查,大家都要那种规则的时候,它会规划那个产品,然后提供很多的开发接口和标准的开发参考手册,以便于你在基于微软这个平台之上,很好的定义的框架上,形成你自己的那一套规则,因为云不一样,所以你的云跟银行的或者其他的云是不一样的,你提出的那套梳理的规则也不一样。最一样是流程引擎和如何制作这个流程,这个一样。我微软System Center帮你做出这件事情,然后你梳理你的规则,然后用我们的工具和手段去制作出你的自动流程,固化到我的平台上。
监控也是这样的,我提供各种监控手段和信息,你可以监控,但是你要监控什么时候你自己定,定完了以后固化起来,这种实际上是我们System Center2012比较擅长的,而且是微软的特色。
最重要的一点是System Center2012是一个划时代的,比较重要的准备阶段,实际上是微软对于云计算这件事情在企业中,进行大规模实施和推荐过程当中,专门为实现私有云,对System Center2012实行了扩容和改造,所以这套体系和windows 8未来发布的,你会发现它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私有云构建体系,而且很方便,我们刚才描述的那些东西都提供了手段,我们可以帮助客户梳理完了以后,让他去用我们的简单工具落地到引擎上,形成他自己的自动流程。这个是System Center2012我强力推荐大家关注一下这方面。